“国庆长假里,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游人比平时多很多,可我双脚的骨质增生加重了,巡逻不了。”前天,记者在老城区东大街金玉花老太太的家中见到她时,她抱怨着自己没能在假期中为老百姓巡逻。
76岁的金玉花是鼓楼社区的老居民,自4年前她戴上“老城治安员”的红袖章后,就担负起义务巡街的任务。而这一切,缘于她对“低保”的回报之心。
2000年,金玉花的老伴病故,她一人生活。女儿一家生活也不宽裕,她每月只能靠老伴单位发的微薄补助金维持生活。2001年冬季寒风呼啸的一天,社区居民小组组长王珍到金玉花家中收卫生费,发现她哮喘病犯了却舍不得买药。王珍向社区负责同志反映了这一情况,并于一个月后再次来到金玉花家,建议她申请“低保”。
金玉花说:“我光知道有救济,还不知道有‘低保’。”金玉花不清楚“低保”是啥政策,也不会写字,社区的热心人就帮她写了申请。没过多久,办事处、社区的同志来到金玉花家,将160元“低保”金送到她手中。
后来,金玉花经常跟街坊四邻说:“政府真好啊,但我总不能白要‘公家’的钱,我老伴年轻时上前线打仗流血又流汗,不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嘛!”金玉花的老伴曾参加过解放战争,腿部负过伤。但他在后来的几十年的生活中,不但不计较、不炫耀,反而热心帮助左邻右舍。金玉花深受老伴影响,也是社区里的热心人。金玉花告诉王珍:老伴走了,自己在家闲着也是闲着,重活干不了,帮大伙干点轻活吧。
2003年5月,金玉花终于如愿以偿,戴上了“老城治安员”的红袖章,在鼓楼附近的街道上巡逻。她和其他老太太轮班在街道上值勤,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反映到社区。
去年夏天的一个上午,东大街老槐树旁的台阶下突然发出一阵“嗡嗡”声,像是鼓风机在响。金玉花立即跑去告诉王珍,王珍听出是地下自来水管道在响,便迅速反映到有关部门。下午,金玉花听到台阶下依然是“嗡嗡”作响,便告诉王珍“没人来修”。王珍再次反映,有关部门很快来人将管道修好……
这几天,金玉花的骨质增生已经轻了许多,她渴望早一天回到巡逻岗位上,继续回报政府对她的关爱。
本报记者 李银刚
蒋女士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