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隋唐洛阳城宫城区遗址公园开始建设
昨日赛场掀起“夺金风暴”
感受环卫工人苦与乐
讣告
新闻网广告
周末广场音乐会邀您参加
洛阳新闻网 邀您共建“洛阳百科”
利空消息集中 两市全线飘绿
市总工会帮农民 走上致富路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10 月 26 日 星期    【打印】  
感受环卫工人苦与乐
  天还没亮,西工区环卫所百货楼组的环卫工人已开始清扫街道。记者 石蕴璞 摄
  编者按: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城市因他们而美丽。今日是我省第10个环卫工人节,在此前夕,本报记者选择白天、早上、晚上三个时间段,走近城市“美容师”,亲身感受他们的辛苦与欢乐,感受他们带给城市的亮丽与和谐。

  洛阳新区:

  因有环卫工人而更亮丽

  龙门大道是我市最繁忙的路段之一。24日20时许,一天的喧嚣归于平静,行人稀少,但记者在龙门大道上看到一位身着橘红色反光背心的女环卫工手拿扫帚、保洁袋还在忙碌着。

  她叫董全玲,40多岁,是洛龙区环卫局的环卫工人。她清楚地记得自己是2004年9月25日那天开始干环卫工的。她很珍惜这份工作,干起活来也特别下劲儿,2年后就被提拔为区环卫局保洁公司清扫1队的队长。清扫1队有环卫工57人,他们负责清扫的路段有长兴街、龙门大道部分路段、开元大道部分路段及古城路部分路段。董师傅对自己的“辖区”很清楚:清扫范围是个大方格子,有快、慢车道及人行道,全长共有28根电线杆,清扫面积有25万平方米……

  她说,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环卫工作量陡增,职工们也提着劲儿,大家不怕苦累,决心为创卫增光添彩。为此,他们实行了“横到边(墙边、地边、门店边),竖到底(路的尽头)”一天两清扫、全天保洁的工作模式,即:5时至11时、13时至18时、18时至0时。大家分早班和晚班,轮流上岗。

  董全玲说话不耽误干活,走着说着,她与清扫5队的张仙丽会合了。张是5队的队长,与董全玲同村,同住龙泰小区,张仙丽也是手拿扫帚、保洁袋。清扫5队的清扫范围在开元大道喷泉以南路段至关林部分路段,人员较1队少些。张仙丽说,她参加工作正赶上洛阳创卫,大家干活都特别卖劲儿,逢年过节还经常加班加点“连轴转”。

  远处,又有个橘红色背心一闪一闪,上前一问,原来是区环卫局环卫站的孟麦琴,开元大道喷泉湖边也有环卫站的清扫范围。她拿的保洁袋快满了,记者接过来掂了掂,感觉沉甸甸的。“没办法呀,天下雨或经露水一打,落叶就湿,加上灰尘、杂物,能不重吗?”孟麦琴说,最惹人烦的是建筑工地的车辆经常在夜晚沿路抛洒,弄得道路很脏,他们还得立即处理;还有偷倒的无主垃圾,也得及时清运,每天的工作有不少是这方面的事。

  这3位环卫女工下夜班时已过了0时。今日是环卫工人自己的节日,绝大多数环卫工人并不能休息,他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辛勤的劳动美化我们的城市。

  本报记者 李建民 通讯员 邵伟

  农贸市场:

  一会儿也少不了环卫工人

  24日上午10时许,记者进入九都东路中原农贸城,只见地面干净,摊位摆设整齐,车辆停放有序。我们发现,偌大的市场内,最显眼的不是来往的人群和车辆,而是一个个身穿橘红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

  市场大门内东侧停着一排装有蔬菜的车,一车主指着一名中年妇女告诉我们:“胡师傅干活真勤快,市场一会儿也离不开她。”车主指的妇女叫胡丽君,是这里的环卫工,她正拿着笤帚和簸箕,在菜车周围巡回保洁。

  胡丽君的鞋面和裤腿上全是泥点子,但她依然麻利地清扫着地上的菜叶和泥土。因为头一天夜里下了场小雨,24日凌晨的市场出现一些积水,加上蔬菜交易时掉落的泥土,所以胡丽君干完早上6时至8时的大清扫时,身上不知不觉地溅上了泥点子。

  “大清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对于农贸市场。”胡丽君说,中原农贸城是豫西地区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每天夜里进进出出的菜车特别多,交易量也很大,第二天早上往往是菜叶遍地,土屑很多,因此清扫起来任务繁重,必须先用大扫帚推、铁锨铲,然后再用小笤帚扫。

  说话间,我们走到几个打牌的菜贩身后,胡丽君急忙将地上的几片菜叶扫进簸箕,并微笑着告诉菜贩:“每个摊位前都摆放着垃圾桶,大家要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啊。”她说,来市场做买卖的人太多,文明程度不一,像这样的话要经常念叨,才能促使大家养成好习惯,保持市场卫生。

  此时,前面一辆农用三轮车停了下来,一对夫妇要把批发的大蒜和大葱装上车。等农用车离去,胡丽君急忙跑上前扫起土屑,干净后,她才到别的地方继续保洁。

  市场水产区湿漉漉的,环卫工人韩桂香等人都穿着胶鞋保洁,遇到粘在地上的鱼鳞,他们用手抠起来,放进簸箕。韩桂香说:“水产区的脏水杂物较多,一旦下水道被堵,我们就要用手一点点扒开,衣服经常湿透,满身都是鱼腥味。”

  其实,50岁的韩桂香可以在家享清福。她的儿子正在上高中,丈夫和女儿都有工作,一家人幸福美满。“这儿有老姐妹们做伴,总比我一个人闷在家里好。尽管环卫工作有些累和苦,但无论多脏的地方我们都能打扫干净,我们也有一种成就感啊!”韩桂香自豪地说。

  本报记者 李银刚 实习生 孙晓华

  中心商业区:

  环卫工人忙碌有成就感

  25日凌晨4时,中州中路百货楼附近一片寂静。就在大家睡意正浓的时候,昏黄的路灯下,几名环卫工人身着环卫服,手持大扫帚,已经在空旷的马路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沈文萍今年43岁,从事环卫工作已经8年,是西工环卫所百货楼组组长。她告诉我们,他们组负责中州中路人民东路至玻璃厂路路段南侧的环卫工作,由于路线长、面积大,且位于商业中心,人流量大,清扫、保洁难度也大,目前组里共有13人。每天4时,他们开始从人民东路出发,四五人一字排开,一路朝东扫去,直到玻璃厂路,共约1500米长,清扫面积有4万平方米,扫两个多小时才能完成。之后,开始换班保洁,一直到夜里12时。

  “遇到刮风天气,垃圾不好清扫;下雨天,灰尘和落叶都粘在地上,要用扫帚推。这种天气,我们提前上班,才能保证按时清扫完毕。”沈文萍说,她不怕工作累,就是有时候一些人不自觉很是气人。“有一次,一个女人吃着甘蔗在街上走,边走边吐,我就在她后边跟着扫,她看看我,照样旁若无人地走着吐着。有时候我们刚扫过去,前脚没离开,后脚又有人扔垃圾。尽管每50米就有垃圾箱,有人却非要往路上扔。”沈文萍说完无奈地笑笑,始终没有停下手中的活,不一会儿,一堆垃圾又在她的脚下形成。

  跟在大家后面清理垃圾的蔡文良拉着车走过来,弯下腰把垃圾装进垃圾车里。“天天跟垃圾打交道,身上都是味儿,别人总离我远远的,我也怪不好意思的。”快60岁的老蔡笑着说,“我就把劳动当成锻炼身体啦!”说完,他又匆忙去擦路边的垃圾箱了。

  “快点吧,要关灯了。”扫在最前头的郭凤英提醒大家。一般早上6时10分路灯就要关闭了,随着天亮得越来越晚,没了路灯就看不清了。54岁的郭凤英干环卫工已经10多年。她说,她深爱这份职业,自己在家就爱干净,出来能够把路面打扫干净,她觉得很光荣。她的两个女儿下岗、老伴退休,都在她的鼓动下加入了环卫清扫队伍。“有人问我5岁的小外孙:‘你姥姥干什么呢?’他就跟人家说:‘我姥姥给马路美容!’呵呵……”郭凤英讲起这件事,开心地笑起来。

  6时20分,两个多小时的清扫终于结束,天还没有大亮,路上的行人渐渐多起来,大家站在路边短暂休息,额头上渗出细细的汗珠。

  环卫队的其他工人已经陆续到达,开始在刚刚扫过的路面上保洁。“现在我市创卫正是关键时候,我们都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一刻也不能放松。”郭凤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馒头坐在路边啃了起来,“吃点东西垫垫,我还得赶快上路保洁呢……”

  本报记者 石蕴璞 见习记者 李迎博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