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自己已在洛阳高新区工作了15个年头,和我一起来的同事,个个都成了令人尊重的“老开发”。但在我内心深处,对于创业初期那段艰难而又充满激情的岁月,依然记忆清晰。
1992年,新一轮经济大潮正在中华大地蓬勃兴起。恰在此时,我看到了高新区的招聘启事,遂悄悄地参加了笔试和面试。不想几天后就接到了高新区的调令。
报到那天,局长便递给我一张火车票,命我次日到烟台参加培训。直到这时,我对高新区的情况和自己将要面对的工作环境还一无所知。到烟台后,我放弃了到蓬莱阁游览的机会,一个人造访烟台市统计局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试图找出打开自己工作之门的钥匙。在这里,我完成了身份的转换,开始以一个高新人的视野来审视自己和所要承担的职责。
高新区实行的是“小政府,大服务”,讲求的是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大家凭着一股不服输、不言败的恒心和闯劲,用拼搏、进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高新区精神和创业豪情。
为了健全统计体系,做好全区统计工作,我与同事们一道,着手制定高新区统计管理办法和统计报表制度,对企业经济指标、财政金融、固定资产投资、工商注册等统计环节进行规范;开发出与之相配套的计算机应用程序,使高新区的统计工作一开始就站在了较高的起点,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统计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为了推行统计制度,我和同事骑着自行车一个企业一个企业跑,盯着重点单位不放,甚至采取“蘑菇战”的方法,企业上班我上班,企业下班我还守在大门口,用真情去感动统计人员,靠服务来理顺报表报送关系。靠着这股执著,统计制度得以贯彻推行。
中国女排曾有句名言:“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以为,人生的机会确实不是太多。幸运的是我加入了高新区这个优秀团队,使得人生因之而迸发出了别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