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日,栾川县潭头镇农民管乐队排练现场热闹非凡,一排排管乐器在秋日和煦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一阵阵欢呼声和着气势恢弘的旋律飞向蓝天,演奏者虽说都是地地道道的泥腿子,却俨然已达到专业水准。“这可都是‘三下乡’活动带来的成果啊!”管乐队队长兴奋地给记者介绍。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历来倍受群众欢迎,为进一步把该项工作推向深入,惠及更多百姓,栾川县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工作机制,使此民心工程呈现出一片新气象。
建立培训机制,改送“鱼”为送“渔”。栾川县目前已建立196个文化大院,群众业余文艺团体达160多个,但农村文艺人才短缺,业余文艺团体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突出存在。
为改变这一现状,栾川在送文化下乡工作中一改往年单一送戏、送电影、送文艺演出的路子,在“送”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发现和培养基层文艺骨干,这批“常住乡”的文艺骨干,已成为助推农村文艺活动繁荣的中坚力量。引入培训机制至今,该县已举办各类培训班30余期,培训辅导630余人次,为基层培训文化、科技、医疗卫生骨干400余人。
建立联络机制,改“定期下乡”为“随时下乡”。“我的工作主要是收集群众反映来的‘情报’,上报到县文明办,以便县服务队及时为我们提供服务。”陶湾镇肖圪塔村“三下乡”活动联络员给记者介绍说。栾川地处山区,农村人口居住分散,部分群众往往因为路途远和信息不灵而享受不到“三下乡”服务,为扩大服务面,该县建立“三下乡”联络员制度,根据联络员收集到的信息,科学安排服务内容并随时下乡,大大提高了“三下乡”服务成效,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因地因时制宜安排下乡。秋冬之际,山林日渐萧瑟,而叫河乡新政村老张家的菜园仍“春光无限”。“多亏了‘三下乡’服务队,让我在灾年还能有这么好的收成!”老王高兴地说。今年汛期,栾川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县“三下乡”服务队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开展救灾防病工作,指导灾后重建。医疗卫生服务队送医、送药,开展疾病防治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科技服务队指导群众对受灾农作物有效抢救,科学改种;文化服务队创作了一批激励斗志、战胜灾难的文艺节目,为灾区群众送去强大的精神动力。
“哪里需要就下到哪里!”——这是“三下乡”动态调整机制的生动体现。近年来栾川旅游日渐红火,民营企业遍地开花,“三下乡”工作队在保留传统服务的同时,及时调整服务内容,把触角延伸到旅游景区、民营企业,为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的提高,民企职工文化生活的丰富,奔波在他们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里。 (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