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一本书
几个人
从“寒牡丹”谈起
奇妙de“方便”
家乡的柿树
国画
广告
袭人 职场“必胜”的女性
八方趣闻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11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阅读感言
一本书
几个人
——偶得《谈诗的技巧》
  洛 神

    几天前,逛旧书摊花了两块钱得到一本书《谈诗的技巧》。稀里糊涂把这本一百多页的小书读过一遍后,如何写诗、如何在写诗中把握住技巧,俺是一点没学会,倒是想说点题外话。

  《谈诗的技巧》一书的作者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异常活跃的诗人伊萨柯夫斯基。虽说他的诗俺没读过,不过,他作词的两首歌俺倒确实会唱。一首是“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喜爱,可是我不能对他表白,满怀的心腹话儿没法讲出来”的《红莓花儿开》;另一首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的《喀秋莎》。至于他那句“爱情——这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的诗句,则更加脍炙人口,被无数红男绿女们咏来吟去。

  所以,在书摊上瞅见这本书时,虽说书名很陌生,但作者俺还算知道。于是,信手翻开。

  哇塞,可不得了!扉页上赫然写着:“李清联,1955年购于首都北京。”李清联老师是在洛阳乃至河南都有名气的老诗人,平时也是爱书如命,怎么会把自己的书处理至旧书摊了?待翻开首页又见了几个字:“批判资料,1970年4月12日。”俺才恍然大悟。这几个字为毛笔书写,就在《谈诗的技巧》书名的正上方。敢情是这个缘故,这本小书才现身于旧书摊上。

  1970年,那样一个举国发疯的年代,李清联老师究竟遭遇了什么,也许只能在日后当面询问了。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浩劫中能存性命已是不幸之大幸了,更何况身外之物?想来,那一年,李老师的书橱与他的家都一起遭受过残忍的劫夺。光阴荏苒,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这本小书的书页早已泛黄,而当年的购书人也已从英姿勃发的翩翩少年变成满头华发的慈祥老者。岁月,是如此无情;岁月,又如此善解人意。这本历经沧桑的小书竟然会在不经意间落到俺的手中。轻抚扉页上已模糊的字迹,跨越久远的历史,俺仿佛与李老师一起同读,心中不免感慨万千:这本发黄的小书,见证了一个对诗歌满怀热情的诗人所经历的种种坎坷与磨难,而那刺眼的“批判资料”更是时时在提醒我们,那个荒谬的时代对文化、对知识、对人性的蹂躏。

  本书的译者孙玮,本名孙绳武,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有趣的是这位老先生还是我们洛阳偃师人。想来,伊萨柯夫斯基的这本《谈诗的技巧》由我们洛阳老乡翻译出版,再由我们洛阳诗人李清联购买于京,辗转半个多世纪又到了俺这个洛阳人手中。这是有趣的偶然现象?还是文化传承的必然?说不清楚。俺只想说:缘分啊!

  这本书除了竖排繁体字读起来费点劲儿外,内容浅显易懂,连俺这诗词的门外汉也可以读懂。里面有些句子俺认为就是放到现在,也很引人深思。随手摘录几段:

  “诗人的使命和技巧,在于把重大的诗歌内容,灌注到最普通的语言里,使这些语言具有完全不同的音响和色彩,使它们重新组合,使这些语言具有诗人所需要的含义。”

  “诗的思想常常不是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的,常常不是以诗人直接表示的方法,而是以间接的方法表示出来的。”

  “诗有两种意义,外在的和内在的。内在的意义存在于一切真正的诗的作品中。缺乏内在意义,诗就会显得没有生气,没有创造性,没有力量。”

  面对现在一些只要会断句就自称是诗人的人来说,俺觉得他们真的很有必要读一读老伊的这本小书。

  诗是直白浅露、一览无余,还是余音袅袅、耐人深思?好与坏,大家心里有杆秤。

  本版插图 玉明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