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4月开始,我市猪肉价格突然发力猛涨,连破近10年来高点,在此轮生活必需品涨价波中扮演了“领涨”角色。肉价高企,让不少市民颇感无奈,一些人选择少吃猪肉或者不吃猪肉。市有关部门监测数据表明,当前我市猪肉日消费量比去年同期减少30%左右。
“双节”期间,我们能顺顺当当吃上猪肉吗?这个问题现在成了市民关心的热点。
肉价刺激生产
生猪出栏增长8%
日前,记者来到生猪生产基地李楼乡探访。
“找养猪场?咱村没有,前两年全关门了,去别村看看吧。”在李楼乡向阳村几位农民的指点下,记者找到了太平村养猪户范召军。
“肉价涨了,我们比以前赚的多了,但是非常辛苦。”范召军刚从猪圈走出来,摊开的双手上全是污泥。范召军算了一笔账:肉价一涨,养猪各项成本都增加了,一头仔猪450元左右,饲料价格由每500克0.8元涨至1.3元,连建猪场用的红砖也由每块1角多涨到4角多,每头猪的成本达到前所未有的1200多元,养猪的利润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
范召军养了100多头猪,猪场规模并不大。他说,政府对发展养猪业大力支持,提供能繁母猪补贴和蓝耳病免费强制防疫,而且,肉价是他养猪以来最高的,他渴望能得到无息或低息贷款支持,以迅速扩大养殖规模。
在肉价和政策利好的双重刺激下,我市养殖户积极性空前高涨,生猪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据市畜牧局副局长裴万赢介绍,今年以来生猪产量达到500万头左右,其中已出栏生猪260多万头,目前存栏生猪为236万头,出栏数量比去年增长了8%左右。
市场供应充足
肉价暂难回落
探完生猪生产,再看市场供应。
洛阳春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肉品供应量约占市区的70%。虽然距离春节还有1个多月时间,但公司办公大楼前已打出了“年货订购”的横幅,猪肉则是最基本的年货之一。
“国有企业应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我们已经开始进行‘双节’供应储备。”该公司负责人说。据介绍,目前该公司已储备了4000多吨各类肉品,其中包括猪肉1500吨,市区(含郊区)平常每天猪肉消费量约110吨,因此猪肉断档的可能性很小。
他分析,尽管“双节”期间市区生猪日消费量最高可达三四百吨,但我市历来是全国有名的生猪主产区,从肉源上讲,确保“双节”市场供应问题不大,问题的核心仍是肉价。目前生猪处于全国大流通格局,其他地区肉价波动会马上引起我市生猪外流,公司将有针对性地提高生猪收购价格,从源头上堵住生猪外流现象。
近期市场上肉价连续两周小幅上涨,肉价高位反复至今已有7个多月。肉价到底何时能回落?该负责人认为,由于此前农产品市场定价偏低,肉价有合理涨价的成分。目前我市供求基本稳定,呈现供略小于求的局面。短期来看,肉价回落可能性较小,“双节”期间,猪肉需求量将有所上升,肉价可能会有小幅上涨,但应该不会超过市民的心理承受能力。明年3月以后,消费量下降,肉价才有可能回落。
生产利好多
问题须关注
眼下,各级财政投入1472万元,为全市30万头能繁母猪上保险。此前我市实行了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良种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部分猪病免费强制防疫等多项扶持政策,这些利好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生猪生产发展。可是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例如,渴望扩大养殖规模的范召军因为投入太大,筹不来钱,只能采取自繁自养方式慢慢做大。像他这样明知市场红火却没钱扩大养殖规模的农民不在少数。市畜牧部门负责人说,今年我市生猪出栏量虽提高了8%,但农民的养猪积极性却未充分调动起来,除了对市场起伏的担心外,金融部门对农民养猪贷款扶持政策迟迟未能落实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能繁母猪每头补贴50元,但不少养殖户一次防疫费用就达六七十元;肉价涨了60%左右,可是饲料价格却涨了近一倍……许多农民反映,养猪成本居高不下,但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疫病防治体系建设不完善等因素使得养猪的风险很大,利润水平并不突出。甚至有农民戏称,养猪如同“炒股”。从长远来看,如何尽量控制和避免农民的养猪风险,降低养殖成本,疏通投资渠道,将是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各方积极应对
“双节”吃肉应无忧
面对市民的吃肉问题,政府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
发展生猪生产,从长远解决市民吃肉问题。除了积极扶持养殖户,我市还加快了招商引资步伐。据裴万赢介绍,郑州新大集团将投资3.7亿元,在我市建设年出栏50万头生猪的生产基地;市有关方面组团赴泰国正大集团考察,洽谈合作建设生猪生产基地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一家年出栏100万头生猪的养殖场。
我市还加强了肉价变化监测,为城市7区低保群体5.8万余人发放了临时物价补贴。“双节”期间,猪肉消费进入旺季,市场猪肉价格可能再度攀升。市有关部门透露,针对市场供应面临的压力,除了发挥国有大企业主渠道作用外,我市正在研究建立生猪肉品政府储备制度,初步设想是将市级猪肉储备充实到不低于居民7天消费量,在肉品供应紧张及价格大幅波动时投放市场,以发挥政府对肉品市场的调控作用,让群众吃上“称心肉”。
本报记者 孙利华 实习生 李朝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