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制订最佳方案
办出一流邮展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活”了530岁
股市迎来“开门红”
洛阳市规划局重要建设项目公示
洛阳市规划局重要建设项目公示
讣 告
肉菜价格小幅上涨
鸡蛋价格略有回落
农家店中 将设立药品专柜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1 月 3 日 星期    【打印】  
历时一年的考古发掘显示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活”了530岁
是目前所知我国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
  对遗址进行妥善保护。
  发掘现场。
  埋藏在地下1000多年的铁铸器。
  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基础遗址。
  本报讯 (记者 张亚武)历时一年的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发掘工作近日结束。发掘显示,作为隋唐洛阳城郭城正门,定鼎门沿用时间长达530年,是目前所知我国古代都城城门中沿用时间最长的。

  发掘规模创纪录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唐朝继续沿用为都。五代至宋,虽然东京汴梁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但隋唐洛阳城继续使用,称西京或洛京。自隋至北宋,隋唐洛阳城的平面布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主要由宫城、皇城和郭城组成,定鼎门系郭城正门。

  从2006年12月开始,配合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公园建设,考古人员对定鼎门遗址进行了长达一年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据参加发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陈良伟博士介绍,此次发掘人数参与最多时达到300多人,少时也有几十人,发掘总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对一座古代城门遗址进行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考古发掘,在我国古代遗址发掘中还是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也很少见。

  “这次不仅发掘了城门本身,还以城门为核心,对周围各种古代遗迹、现象、地貌、地形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分层发掘、清理,为复原不同历史时期的定鼎门提供了更多资料和信息,像这样系统、全面的考古发掘,在我国古代遗址的发掘中也是新的尝试。”陈良伟说。

  城门形制独特国内仅见

  发掘显示,定鼎门遗址由平面呈长方形的墩台、三个门道、东西飞廊、东西两阙和左右马道组成。东西飞廊和东西两阙分别位于墩台两侧,和墩台呈平行对称分布,这种门阙形制目前仅见于定鼎门遗址,在国内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这和同时期西京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和东都宫城正门应天门遗址不同。后者和如今北京故宫午门相仿,飞廊呈曲尺形,连接墩台和飞廊。

  墩台是城门的基础。盛唐前期的定鼎门墩台由黄土夯筑而成,东西长近50米、南北宽约24米,面积有如今两个篮球场大小,夯土细密结实,墩台四周还包砌壁砖。三个门道均采用梁架结构,门道宽5米至5.5米,南北进深各约20米,门道中部皆置单重门扉。城门楼的高度约15米,相当于如今的5层楼高。其城墙的宽度历代不等,隋代在2米左右,唐代为3.5米,宋代达到8米。

  史料记载,定鼎门正式启用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正月,隋炀帝是第一个通过这座城门的古代帝王。以后,该城门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郭城正门,其作为郭城南垣正门的时间长达530年。这一记载这次也得到了考古发掘的证实。发掘显示,定鼎门城门建筑可分为5期至6期,最早建筑为隋代,最晚的为北宋末年,说明自隋至北宋的530年间,定鼎门一直在使用。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陈良伟介绍,这说明隋唐洛阳城在长达530年的时间里,一直在使用,而且基本格局如城市中轴线、城内路网结构等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发掘还显示,定鼎门虽然在建成以后经过几次改建,但大体布局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到了北宋末期,金兵大举入侵,定鼎门极有可能由三个门道改为一个门道,意味着洛阳作为北宋西京政治地位的降低和城内人口的锐减。

  古代足迹发现引人关注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正对皇城正门端门,两门之间为定鼎门大街,这是隋唐洛阳城中最重要的街道,该街道在城内的宽度达到116米,比如今北京长安街还宽。

  此次考古人员对这条道路延伸出定鼎门外的部分进行了发掘,发现最宽处达到140米,而且这条道路的路土多达16层,最早的为隋代路土,最晚的为新中国建立前后的路土,说明自隋唐洛阳城建设之初,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后,这条道路一直在使用,时间长达1300多年!

  更罕见的是,此次考古人员在定鼎门外不远的分别属于晚唐和北宋初年的路面上,发现了大量人和动物的足迹及车辙痕迹,其中动物蹄印有骆驼、马、牛、驴等的蹄印;人的足迹有穿鞋的,也有光脚的。各种足迹及车辙痕迹清晰完整,让人依稀看到了当年定鼎门外车水马龙的热闹场景。尤其是骆驼蹄印的发现,为“洛阳是丝绸之路起点之一”说提供了新的佐证。

  定鼎门一直遭水患困扰

  定鼎门外为古洛河河道,因而使定鼎门在530年间,一直被水患所困扰。

  陈良伟推测,定鼎门外晚唐和北宋初年路面上的人和动物足迹及车辙痕迹能够保留下来,非常偶然。大概是在一场大雨之后,大量人、动物和车辆从这条道路上经过,因雨后土质松软,所以留下了清晰的印迹。这些印迹留下之后不久,一场洪水来到,洪水携带的淤泥掩埋了这些印迹,使这些印迹历经千余年而得以完整清晰地保存下来。“在两个不同时代的地层中都有人和动物足迹及车辙痕迹的发现,说明当时水患的频繁。”陈良伟说。

  此次考古人员还在定鼎门外发现了多达21条人工开挖的水渠和一些淤积坑,有的用于防治水患,有的用于军事防御,还有的为造景需要而开凿,而淤积坑则是专门为了蓄积洪水。另外,考古人员还在定鼎门外发现了洪水过后留下的七八层淤土,有些淤土甚至在城门里面。这些都说明定鼎门在长期存在的过程中,一直和水患作着抗争。

  在洛阳首次发现宋代民居建筑

  考古人员这次还在定鼎门城门外西侧、紧挨城门的地方发现了一组宋代建筑遗址。建筑东西长15米、南北宽25米,大大小小有十几间房子。遗址中发现有院落、墙基、厨房、烧灶、水井、走廊等,这是我市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宋代民居建筑遗址。陈良伟介绍,这组建筑位于城门外,应是与城门服务功能相关的民居建筑,如供进出城门的人休息或饮食时使用等。

  市文物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全面系统的考古发掘,为定鼎门遗址公园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下一步,定鼎门遗址公园将从考古发掘阶段正式转入建设阶段。我市将在确保文物安全的情况下,依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成果,复建定鼎门,展示定鼎门在鼎盛时期的恢宏气象,并采取多种方法,原址保护展示此次考古发掘出的珍贵历史遗迹、遗物等。

  本栏摄影 记者 赵茂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