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是一位伟大诗人,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对佛教的信仰从年轻时即已开始。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白居易在洛阳时,便从东都圣善寺塔院的凝公学禅。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白居易把家从洛阳搬到下邽前,在佛光寺曾从如满僧(公元752年~845年,俗姓陆,号如满,禅宗门下第二世法嗣)斋戒。晚年在洛阳,又与如满僧等在香山寺结香火社,二人的友谊长达40余年。
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从此结缘香山寺。他经常乘一小船,从建春门出发,沿伊水逆流而上,驶龙门,入香山。诗人坐在后舱,或低吟,或长啸,吸引来两岸行人好奇的目光。《香山寺二绝》就是在这小船上吟成的。《香山寺二绝》道出了他同香山寺非同一般的缘分。其一云:“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其二云:“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作此山僧。”
白居易钟爱香山寺,面对当时香山寺衰微破败的景象十分痛惜:寺中楼亭、殿堂、佛龛,因年久失修,有的倒塌,有的开了“天窗”。他下决心一定要修复香山寺,但一时苦于没有资金,而不能动工。
大和五年(公元831年),白居易的挚友、武昌节度使元稹在武昌任所得了急病,弥留之际,他嘱家人托白居易为其撰写墓志。元稹死后,他的家人来到洛阳,跪拜在白居易面前,讲述了元稹临终之言,并呈上价值六七十万钱的绫子、银鞍、玉带等。老友中年早逝,白居易睹物思人,悲恸万分,一口答应“文不当辞”,尽快写好,但润笔费是决不能收的。推辞再三,元家坚持留下钱物。白居易心情渐渐平静后,想到往日在长安时,他和元稹一起与佛家弟子有过交往,在佛寺诵过经,发过愿。现在把这笔钱物布施给香山寺,作为修缮香山寺之用,倒也是代老友还了愿,是一个一举几得的好事:对得起佛祖,对得起老友,也为香山寺展现往日的风采出了大力。
有了这笔资金,再加上其他佛家弟子和居士们的捐赠,香山寺的修复工程于大和六年(公元832年)五月初开工,经三个月的紧张施工,寺内所毁之处都得以恢复,并且粉饰、彩绘一新。修复后的香山寺,再现了“关塞之气色、龙潭之景象、香山之泉石、石楼之风月”。八月一日,白居易欣然命笔,写下了《修香山寺记》一文,又写了《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
8年后,开成五年(公元840年)九月,年近七旬的白居易不顾身患疾病,又促成香山寺建成经藏堂,“堂东西间辟四窗,置六藏”,藏“新旧大小乘经律论集,凡五千二百七十卷”,又作《香山寺新修经藏堂记》,并刻石记之。十一月,又把他在洛阳的800首诗作结集《洛下游赏宴集》10卷,藏于香山寺经藏堂。
白居易晚年在洛期间,他的挚友元稹、刘禹锡等先后辞世,诗人的精神受到一次次打击,使他的心灵倍感孤寂。然而,他又必须面对现实,寻找摆脱孤寂的方法,所以,他一是继续坚持斋戒,“在家出家”,追求宁静致远;二是重新结交了一些老年朋友。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三月二十一日,白居易在履道里举行尚齿之会。当时,有7位老人,合计570岁。他们既饮酒、赋诗,又唱歌、跳舞,好不热闹。其年夏日,又有二老,即洛中遗老、136岁的李元爽和95岁的如满僧,欢聚在香山寺,白居易请来画师,给每位老人都画了像,图右附写上他们的诗作。此即当时和后世美称的“九老图诗”,为后世的文人墨客所仿效。宋朝的文彦博、富弼、司马光等13位朝中高官和各界精英、社会名流,效仿白居易九老会,组成洛阳耋英会。历代的艺术家们曾用国画、玉雕、彩瓷绘画等形式再现“九老图诗”。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病逝前,嘱其家人将其埋葬在龙门香山如满塔侧,一代诗魂实现了他将香山作为终老之地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