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什么是最好的“年货”
李海观与《歧路灯》
春联与桃符
思路花语
新闻网广告
国 画
春联新作 情浓情真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1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年俗文化
春联与桃符
夜雨航
  春节来临,写春联、贴春联,是几千年来的传统风俗,它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人过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宋代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已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

  什么是桃符呢?据《淮南子》说,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还画上这两个神像,悬挂在门两旁。古人是以桃符上书画此二神来压邪的,这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门神”。到了五代时期,蜀后主孟昶亲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自孟昶题春联以后,文人学士便群起效仿,把题春联视为雅事,于是题春联之风便逐渐流传。 到了宋代,春联还是称之为桃符,却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

  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明代的事。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游,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风尚。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能力与驾驭文字的本领,才可能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艺术美的感受。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