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在移动,女儿披着洁白的婚纱,漾着幸福的笑意,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拍款款走进礼堂。我心中一下冒出这样的话:你认为做父亲的此时会高兴吗,你可知道我此刻的心情?
这话,是前苏联小说《叶尔绍夫兄弟》中一位州委书记在女儿出嫁时说的。
谁知到了今天,我还牢牢地记住它,也只有此时,我才真正读懂、掂量出了这话的内涵与分量。
一些铭刻于心的记忆在迭现:孩子出生时,我搜肠刮肚翻遍字典为她取名,名字寄寓着我的期盼、祝愿与等待;孩子蹒跚学步了,我让她骑在脖子上,我学着马叫在房前屋后欢蹦乱跳;当女儿挎着书包上学后,每学期我总在墙上用铅笔标出她又长高了多少;学英语时,为纠正她的读音,我大伤脑筋。上高中了,我再无力解答她数学、物理、化学中的难题,只能做到将电视机的音量开到最小,和妻子守护着她屋内的灯光到深夜,再端去一盘准备好的点心,附上一句“早点休息”才轻轻退出。
在那个年代,还没有“超生”这个词,为了女儿,为了做父母的责任,我们没再要第二胎。我对妻说:“‘昔日豪华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耕坟的人说不定就是信陵君的后裔。我们寻常百姓家,用不着要个男孩来传宗接代光宗耀祖,只求一家平平安安,女儿有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女儿懂事,读大专时,本有一次“专升本”的机会,我同妻商量咬咬牙让她继续读下去,可女儿为减轻家庭经济的压力,执拗地要先就业。工作后,她用两年多的业余时间履行了自学本科的诺言。
婚礼在进行,主持人让我说几句。
说什么呢?我们这个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样经历了一段坎坷和曲折。极为困苦的岁月里,是长辈、亲戚、同事和朋友给了我们无私的帮助和支持。今天女儿成家了,我只有一个发自肺腑的声音,向他们再道一声“谢谢”!
我知道,曾是三点支撑的家,今后大多时间就只剩下我和她妈妈了。我了解女儿,也深信他们会常回家看看。毕竟从今天起,她已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像当年的我,要用双肩去担起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去经历人生的风雨、调理生活的酸甜苦辣,我们不会再苛求她。
望着这对新人,除了祝福,我只送他们16个字:珍爱生活,坦荡做人;努力工作,比翼齐飞。
说完这些,我长长地舒了口气,以后的朝晖夕照里,我要更好地待我的妻,三点支撑的家,她这一点着力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