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生活百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在电波中绽放美丽
二炮第一代女兵的激情岁月
为三八妇女节
瘦身
新闻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3 月 7 日 星期    【打印】  
534医院退休干部李春英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第一批34名女兵 中的一员 ,三八节前夕,她深情地回忆起一群女兵的成长经历——
二炮第一代女兵的激情岁月
本报记者 赵志伟 通讯员 桑林峰 周岩
  1
  2
  3
  战略导弹部队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群体。43年前,当李春英刚刚穿上军装时,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一代女兵。

  3月5日上午,我们来到事先约好的采访地点——534医院图书室。初春的暖阳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撒满了房间。窗下,一盆翠绿欲滴的君子兰含苞待放。

  岁月只在62岁的李春英眼角增添了些许皱纹。面前的她,依旧是那么美丽、那么激情洋溢。她将40多年来精心收集、整理的一张张照片,摆满了宽大的阅览桌,并用浓浓的东北口音,开始讲述那些令人难忘的故事……

  坚决要当兵

  入伍前,李春英是吉林省吉林市一家副食品门市部的营业员。

  1.66米的个头,梳着两条油黑的大辫子,漂亮而又机灵的“小李子”人见人爱。那时她19岁,还担任着单位的团支部书记。

  1965年11月,当时的炮兵部队到吉林市招兵,做了多年当兵梦的李春英第一个报了名,政审、体检全部合格。不曾想,家访时却卡了壳。当时接兵的女干部得知“小李子”的母亲已故、父亲哮喘很严重,觉得她还是应该留在家里照顾父亲。

  倔强的李春英知道后,拿了一把削铅笔的小刀,径直找到了区武装部长的办公室。当着武装部长的面,她划破手指写下血书:“坚决要当兵,保卫祖国不怕死。”

  武装部长被她感动了,连声说:“这小丫头真厉害,打仗肯定不怕死。”李春英就这样当上了兵。

  回忆当时的情景,李春英感慨地说:“我得感谢我嫂子和哥哥,是他们替我尽了赡养父亲的义务。”

  这年年底,李春英和34名怀揣青春梦想的姑娘从东北乘火车来到古城西安,到某炮兵技术学院受训。看着梦想中的军营,感受着部队大家庭的温暖,姑娘们既兴奋又激动。

  军事训练进行到第40天时,她们突然接到命令:停止训练,立即分到部队工作。原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简称“第二炮兵”)要成立,急需人手。

  匆匆合影留念后,34个女兵被分到了四个地方。包括李春英在内的8个姑娘被分到某基地从事卫生员工作。

  也就是从这一天起,二炮的第一批女兵开在中国女性未曾涉足的领域,开始了艰辛的跋涉。

  8个“那圪垯”姑娘

  在1966年乍暖还寒的时节,8名姑娘来到一个四面环山、十分荒凉的小山村。

  当时,二炮成立在即,她们8个卫生员和十几名军医以及一些行政干部,负责在这小山村建设某基地医院。

  部队没营房,她们就住在老百姓家的牛棚里。外面下大雪,牛棚里下小雪。吃饭要自己动手做,洗脸要跑到很远的小河边。条件虽然异常艰苦,但姑娘们都很乐观,大家团结协作,克服了一个个困难。

  8个姑娘都是东北人,说一口浓重乡音,加上一股干革命不怕困难的劲头,让大家又钦佩又喜欢,便笑说她们:“8个‘那圪垯’姑娘,分到医院干革命。”

  上世纪 60年代中期,我国核武器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导弹部队的建设迫在眉睫。为适应形势发展和未来战争需要,1966年7月1日,经毛主席批准,周总理亲自命名,正式组建了第二炮兵部队。

  二炮成立后的第二年,春天来得格外早,基地漫山遍野开满了映山红。姑娘们采回了鲜艳欲滴的花朵,又到处找瓶子想把它们养在宿舍里。在清洗瓶子时,里面的不明液体不小心甩到了李春英的脸上。“脸上火辣辣的,生生烧掉了一块皮肤。后来,我们才知道这是装‘药用硫酸’的瓶子。大家都说,这就是‘爱美的代价’。” 李春英笑着回忆。

  让她最难忘的还是她们接待的第一个伤员。那位伤员的名字叫曲俊臣,后来荣立一等功。曲俊臣是工程兵,在坑道施工中,一块巨石砸在他的身上。当被送到医院时,因失血过多,急需输血。医院刚建,没有血库,战友们踊跃献血,8名姑娘也争先恐后。由于需要A型血,女兵中只有李春英一个人符合条件。就这样, 一名小女兵的300毫升鲜血流进了二炮功臣的体内,她感到无比自豪。 

  1967年冬,部队发了一批服装,女兵们每人领了一身军大衣。当时8个姑娘中有“三李”,大李李春英,二李李玉珍,小李李淑芬。细心的小李发现军大衣上有血渍。经打听,原来这批军大衣是从朝鲜战场上返回来的,经过消毒清洗后配发给部队。那时,国家很困难,部队使用志愿军用过的军大衣,大家都不说什么,反而感到浑身增添了一股力量。这些女兵,盖一条单被,外加一件军大衣,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

  在部队,李春英和小孙是“一帮一,一对红”的战友。她们俩还有一个“给老母猪站岗”的趣事呢。

  那时,部队生活靠自给自足,养鸡养猪是改善生活的重要来源。警卫连养了40多头猪,连队领导非常重视老母猪下崽,为防止猪崽被压死,连长就派李春英和小孙给老母猪“站岗”。

  两名姑娘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地站了一夜岗,终于完成了任务。这成为笑谈的往事,如今已成为她和战友记忆中无法抹去的一幕。

  有年夏天,天热得让人受不了。一天,女兵小周发现了“一个秘密”——医院医务处的老红军吴主任竟穿着一双自己编的草鞋。

  这太让人“眼馋”了。于是,8个姑娘一商量,决定一起去求吴主任为她们每人编一双草鞋。吴主任也希望姑娘们能继承红军的传统,很快就送给她们一人一双。

  女兵们穿着草鞋,提着马灯查房,向驻地群众宣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她们还穿着草鞋上山采药、为老百姓治病…… 草鞋伴随她们走过了酸甜苦辣的日子,草鞋成了她们生命中的记忆——“8朵金花”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大山。

  站直了,别趴下

  1991年,李春英调到了洛阳534医院。

  随着时间的推移,8个“那圪垯”姑娘天各一方,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88年部队授衔时,留在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第一批女兵分别被授予了中校和少校军衔。

  李春英说,八个“那圪垯”姑娘中的李淑芬,后来成为某医院护士长,因疾病和劳累,最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唯一留在老基地医院的李玉珍,在山沟里默默奉献了35年。

  2002年底,由于医院建设的需要,从副团职特检科主管技师任上退休的李春英,被534医院返聘为图书室管理员,并负责招聘护士的管理工作。她是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批34名女兵中唯一仍在军营发挥余热的老兵。

  在新的岗位上,李春英依然风采不减当年,果敢、干练。她不仅把图书室管理得井井有条,还以自身过硬的作风带出了一批批护士。

  她对这些十八九岁的护士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把握好人生的每一次机遇,珍惜好青春年华,高标准,严要求,站直了,别趴下!”

  这也是当年的首长对第一批战略导弹部队女兵的殷殷期望和谆谆教诲。

  (图1 1966年2月,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批女兵在西安某炮兵技术学院合影,后排左四为李春英;图2 1970年秋,李春英巡诊时捧读《毛主席语录》;图3 李春英在整理图书。 记者潘郁翻拍和摄影。)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