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28型自行车能勾起许多人的回忆。
记者 杜武 摄 | |
本报记者 李银刚 通讯员 李书阁
郭汀喜
改革开放30年,从旧民俗到新风尚,折射出农村的巨大变迁。
走亲戚有了新变化
逢年过节走走亲戚、串串门,是传承数千年的习俗,但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习俗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我们这里管走亲戚叫串亲戚。”董艳阳30岁,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人。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他对家乡走亲戚的风俗非常了解,就连一些细节也记得很清楚。
“伊河川区一带,过年串亲戚基本一样,家家使用柳条编的‘提头篮’,里面放熟食,还有一块礼肉和一些粉条,上面盖着大红纸。”董艳阳说,这是当地传下来的风俗。
他回忆说,小时候家里穷,串亲戚篮子里装的是馒头、油饼、麻叶之类的面食。上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家有了责任田,家庭养殖业也迅速发展,他家每年都养有猪和鸡,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篮子里开始放苹果、点心等。“那时候,串亲戚是一家人很高兴的事。每逢过年,我和父亲、母亲及哥哥、妹妹,分头到外公、舅舅、姑姑等亲戚家拜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走亲戚送的礼越来越重。许多人还加送一条好烟、两瓶好酒等。
进入新世纪,劳务输出等多种致富途径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康村”也多了起来。串亲戚时,许多人不再往篮子里放面食,送方便面、火腿肠、牛奶的多了,年轻人还学会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形式越来越多样。
“亲戚间的走动越来越多,现在不仅逢年过节互致问候,平时隔三岔五也要串串门。”董艳阳说。
出门有了机动车
“小时候外出一般步行,最多坐坐架子车。村边公路上偶尔过一辆汽车,小伙伴们就跟在后面看热闹。”董艳阳说。
鸣皋镇阴历双日逢集,徐阳村离镇上有十几里路,他小时候经常跟着父母去赶集,但每去一次,都要用一天的时间,“步行去赶集,早上从家里出发,走到镇上都快中午了”。
幸运的是,董艳阳步行赶集的时间并不长。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既能带人又能带东西的自行车在农村普及,一辆自行车上可以坐两三个人,也可以带一两袋粮食。现在,董艳阳已记不清楚到底啥时候家里有了自行车,但自从他到镇上上中学后,就已经骑自行车了。
2000年前后,董艳阳买了一辆摩托车,十几分钟就能从家里赶到镇上,赶集变得轻松了。
如今的伊河川区,绝大多数村民骑上了摩托车,开上了面包车。一周多前,记者在董艳阳的家乡看到,赶集的农民络绎不绝,他们乘坐的多是摩托车、电动车,还有一部分是面包车、小轿车。
从步行到骑自行车,再到骑摩托车、开汽车,反映了我市农民出行方式的转变。农村公共交通的发展,也让农民朋友体会到了“轮子”的方便。同样是在鸣皋镇,我们看到,开往县城的公交车接二连三,发往洛阳市区、栾川、郑州等地的长途客车来来往往……
婚俗变化“三部曲”
上世纪70年代末,城乡年轻人结婚,“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是最高标准,但农民绝大部分达不到。
曹得福59岁,是偃师市佃庄镇相公庄村人。20世纪70年代末,他结婚时,家里腾出来一间半旧房给他当新房,墙上刷上白石灰水,用白纸糊糊顶棚就算“装修”了。结婚时的家具只有一个新柜子和一张旧床、一张旧桌子。
“当时俺村有40多户,只有两辆自行车,我借来迎娶新媳妇。”曹得福说,他结婚那天,家里做“八碗四”,即四个凉菜和八个热菜,摆了十几桌,大家总共才喝了两瓶大曲酒。结婚前,他送给女方的彩礼仅有一公斤毛线、一块料子布、两套单衣和两条被子,结婚一共花了800多元。
1980年1月,佃庄镇黄庄村女青年牛先玲出嫁,男方送了300元的彩礼,娘家陪送了两个立柜、一张两斗桌和六条被子,这让当时的年轻人羡慕不已。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三转一响”开始在农村流行。汝阳县三屯乡六竹村地处深山区,1988年,小伙子牛当归要结婚,一家人东挪西凑,但买“三转一响”的钱还是没着落。
“我媳妇是同村人,我当时就给她买了一块手表,才30元!”牛当归说,母亲有台老缝纫机,父亲有台旧收音机,这两样没再买新的,自行车是结婚两年后买的,“不管新旧、早晚,家里最终总算凑齐了‘三转一响’”。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三转一响”四大件发展为“新五件”: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2000年前后,组合音响、摩托车、电脑、手机、照相机、空调等陆续进入家庭。
木家具在农村流行时,农民们对它有个特殊的叫法,像“十六条腿”、“二十四条腿”、“四十八条腿”等,腿越多说明家具越多、样式越全。
1990年以后,组合家具逐渐取代传统木家具,进入农村家庭,三合板、五合板、宝丽板等曾是流行词语。进入新世纪,大家有了新追求,玻璃家具、金属家具、西式家具、韩式家具及仿古家具进了农家小院。
改革开放30年,农民朋友的婚礼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冯瑞利30多岁,是宜阳县白杨镇三区农民。去年,他的朋友蔡俊义结婚,场面很热闹,“迎亲车队由十几辆小轿车组成,请了乐队和司仪,还有人负责照相和摄像,在镇上酒店包的桌”。
“结婚少不了酒席,以前都是在家里支几口大铁锅,杀一头猪做菜。近些年兴起了到酒店待客,跟城里差不多。”一些农民说,改革开放之初,农村酒席都是水席,如“两八场”指八个凉菜、八个热菜,“三八场”指八个凉菜、十六个热菜。如今到酒店待客,上的菜越来越多,花样越来越新。
1978年前后,迎亲车多是牲畜车、自行车,一些新人甚至步行。改革开放以后,小四轮、小卡车在农村多起来,成了迎亲车的主力。上世纪90年代,富起来的农民结婚时找小轿车迎亲。近几年,农民“有车族”日渐增多,迎亲车自然也就变“排场”了。
“1980年前后,结婚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很多新娘穿大红色上衣,新郎穿黑蓝色衣服。后来新娘改穿套装,新郎改穿中山装。近10年来,俺这儿逐渐流行穿婚纱和西服。”冯瑞利说,白杨镇目前有四五家婚纱摄影店,照一套婚纱照少说也得1000元左右,最贵的要花2000多元。
冯瑞利说,小时候村里人结婚,能请来“响器”班子的都是有钱人家。上世纪80年代,结婚时流行高音喇叭播放唢呐曲《百鸟朝凤》,再后来开始放电影。现在,新人们都喜欢到县城请乐队。
数字看变化
1978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6元;1987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3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58元,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为14.9平方米;2007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38元,人均消费支出增至2956元,人均住房面积增至35.2平方米。
健康、舒适、时尚逐渐成为农民消费的主题:
2007年,我市农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超过1000元,其中主食人均消费306元,副食人均消费587元,在外饮食人均消费188元;农民人均交通通讯支出达到289元,电动自行车在农村成为消费热点,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电话65部,移动电话日渐普及;农民人均衣着消费279元,其中服装和鞋的消费分别占71.7%和21.6%,农民消费成衣化程度日益提高,由过去的缺衣、做衣被动消费,过渡到注重款式及整体搭配的主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