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综合·社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连 线
从后茅房到卫生间
路边叫卖“壮阳药”
路人见了皱眉头
这样骑车 危险
家园问题回头看
走进家园看问题
招 聘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12 月 1 日 星期    【打印】  
从后茅房到卫生间
——洛阳城市厕所30年变迁
现代环保型无水公厕。记者 杜武 摄
外观漂亮的新公厕。记者 崔宏远 摄
  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城市环卫系统是承担城市新陈代谢的重要载体之一,而厕所作为“吃喝拉撒”必不可少的场所,它的发展和变化,不仅是方便居民生活的需要,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窗口”。

  改革开放30年来,洛阳市区的厕所包括公厕、私厕,均发生了巨变:从满大街找厕所,到现在轻松如厕;从旱厕到水冲厕所再到环保公厕,厕所不再臭气熏天;从如厕收费到如今的免费……就连厕所的名称也悄然在变:以前是后茅房,现在则是卫生间、洗手间。

  三次“厕所革命”

  1978年我市市区有多少座公厕,已无准确数据可考。但1991年我市编写首部环境卫生规划时,其中有截至1990年的统计:全市共有社会公厕303座,其中旱厕240座,水冲厕所仅有63座(涧西、西工、瀍河各有十几座,老城区25座)。在老城、瀍河老居民院中,基本上都是旱厕。

  30年前的公厕,大多是旱厕,结构简单,破旧不堪,粪便采用人工清运方式,臭气熏天,如厕成为人们一件痛苦的事情。除此之外,数量也偏少,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口的需要。满大街找厕所的事,相信许多人会有所耳闻。

  市环境卫生监管处副处长张络近日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1990年前,由于无专门的管道,当时的粪便清运方式是:通过化粪池进入城市下水道,最终进入洛河、涧河和中州渠。

  首部环卫规划的实施,使洛阳环卫事业的发展进入规范化轨道。自1991年开始,通过全面调查摸底,市政府每年都将公厕建设纳入各城市区的目标责任考核,城市区每年新建及改造公厕都在五六十座。

  2000年~2005年,为配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需要,我市城市厕所进入质变的发展阶段,环卫部门形象地称之为三次“厕所革命”。

  一是彻底消除了公共旱厕,全部改造为水冲厕所;二是彻底消除了居民(含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旱厕,其中,政府还对改造旱厕的居民给予一定的补贴,共改造旱厕2800多座,无法进行改造的则填埋;三是对水冲厕所进行升级改造。

  升级改造后,城市区公厕数量超过了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每平方公里3座~5座),内部设施也有了很大改善:墙壁、地面全部铺设瓷砖,在厕位设置隔板;为残疾人设置无障碍通道和专用厕位;冲水设施采用先进的红外线自动感应装置,比原来的通槽式水箱节水30%。

  为解决公厕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市政府还动员沿街单位和商户将内部厕所免费对外开放,累计有156座内部厕所对外开放;我市新购环保公厕50多座,放置在中州路等主干道及繁华地带;为解决大型群众聚会临时如厕问题,市环卫部门购置了多座移动式环保公厕,在牡丹花会、奥运火炬传递等活动现场派上了用场。

  到2006年,我市公厕又迎来一次重大变革:从当年6月1日起,市财政长期拿出资金,支持全市公厕实行免费开放,如厕收费成为历史。

  “这是一项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措施,彰显了洛阳城市人文关怀和开放的胸襟。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方便了市民和游客,被老百姓称为‘民心工程’。”张络评价说。

  去年12月,我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奋斗了多年的创卫工作终于有了结果,城市环卫发展由此提升到新的高度。

  从后茅房到卫生间

  在洛阳城市厕所的30年变迁中,老城区最有代表性。

  今年56岁的方新立一直住在老城区左安街。他说,30年前,老城老门老户中,几乎每家都有旱厕,个别混居的院子里多户共用一个厕所。

  “我家9口人住在老宅中,院子最后面角落里有一棵椿树。围着这棵树,我们用砖头块垒了堵1米多高的矮墙,里面挖个半米深的坑,放一个瓦缸,这就是我家的厕所,可能有3平方米吧。”方新立回忆道。

  他说,当时的私宅旱厕,差不多都是这样的布局,老城人叫后茅房。厕所不分男女,全都是露天的,一到雨雪天瓦缸积水,里面泥泞,如厕需要打伞穿胶鞋,粪便还常常溢出,弄得满院臭味。

  在混居的院子中,为避免如厕时里面有人的尴尬,上厕所时人们往往会制造点“动静”出来。比如咳嗽一声,或者问一句“里面有人没有”。

  当时厕所的粪便,全由郊区农民运到农田作农家肥。每次清运后,撒两把生石灰,算是消毒。

  1986年,方新立把旧房拆除,新建了300多平方米的楼房。住得宽畅了,厕所也变成室内独立的卫生间,有七八平方米,里面有蹲便器和水箱。他还在房顶放了个大水箱,晒点热水,把管子扯到厕所内,可以洗澡,算是最原始的淋浴器。

  不用再露天闻着臭味如厕,不再担心粪便“翻缸”,像方新立家一样,伴随着老城区旧城改造的进展,居民家的旱厕逐步减少,升级为独立的水冲厕所。

  1998年,方新立回迁到改造后的左安街小区,他家分到多套单元房,总面积300多平方米。这时的厕所再次升级:安上了坐便器和燃气热水器,如厕舒服了,还可以随时洗热水澡。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后茅房是什么样子,厕所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方新立说。

  担粪工的10年

  从1976年起,老家在龙门镇南刘村的刘成娄就开始在老城区环卫部门工作。今年64岁的他回忆起30年来厕所的诸多变迁。

  他说,1978年,公厕数量很少,且全部是旱厕。有些公厕就建在路边,墙是土坯垒的,房顶用秸秆一搭,非常简陋。

  “那时的公厕都没有灯,晚上上厕所要打手电筒。有时,方便的人不注意,别人可能会倒霉,双方发生口角甚至打架的事时有发生。”刘师傅说。

  此外,公厕内时有抢劫等案件发生,有的人被抢走过耳环、项链、手表等值钱的东西,让居民如厕时有所忌惮。

  时任老城区环卫站书记的周风英回忆,1985年,老城区新建了第一座水冲式公厕,以后每年都新建1座~2座水冲式公厕,并对原有的旱厕逐步进行改造。

  到1993年,由于郊区农民不再需要农家肥,城市内清运厕所粪便成了难题。当年10月,老城区环卫部门组织了十几名农民工,采用人工方式处理厕所粪便。

  刘成娄成为其中的一名担粪工,他每天五六点上班,六七个人一组,开着经过改装的简易柴油车,到每家每户担粪。“一担粪三四十公斤,开始担着肩膀疼,过一星期就慢慢适应了”。

  最痛苦的,莫过于到比较深的院子担粪,特别是在东大街一带,一些院子深五六十米。挑粪工不仅要挑着重担走这么远,还要经过多道门槛。为防止粪便溅出来,他们小心翼翼走好每一步,往往清一个院子的厕所要花上半晌工夫。

  就这样,刘成娄和他的同伴们一直干了10年,直到2003年10月。

  随着老城区实施大规模城市改造,许多院子的旱厕被拆除,在西南隅、东南隅等保持原有街貌的街区,居民院中的旱厕有条件的全部改为水厕,不能改造的全部回填,加上公厕也实行水冲改造,旱厕在老城区成为了历史。

  “改革开放后,‘担粪工’在老城区存在了10年。从它的产生到退出历史舞台,折射的正是城市厕所的巨大变迁,反映出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升。”老城区环卫局一位负责人说。

  数字看变化

  30年前,洛阳市区公厕数量已无准确数字可考。当时,70%以上公厕是旱厕,蚊蝇孳生;二类以上等级的厕所数量为零;居民院中约有2000座旱厕。

  30年后,市区现有各类水冲公厕510多座,其中二类以上公厕155座;2800多座居民院旱厕全部改造;有156家沿街单位公厕对外开放;环保公厕53座;车载移动式环保公厕8座。公厕设施和环境已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从过去单一的实用性,向多功能、多样式的方向发展,成为城市的亮点。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