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牛摆功
戊子年眨眼过去,己丑年尾随而至。子年说鼠,丑年自然说牛。
牛的优点实在是太多了。我国长期是农耕社会,农夫辛勤耕作,牛则是最重要的助力,一年四季很少休息。鲁迅先生以牛自比:“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他还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被人们经常引用,喻作“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境界。“老黄牛”也是对忠诚、模范人物的美称。
老牛耕田之余,还给人驾辕拉车、拉磨拉碾。其辛劳一生,得病多为腹内长了“黄”,而“牛黄”却是非常珍贵的中药。它死后皮还能做鼓面,小则供人击鼓喜庆娱乐,大则为阵前催战助威。梁红玉击鼓黄天荡,帮助丈夫宋代名将韩世忠大败金兀术。《古城会》中张翼德城楼三通鼓,力逼关云长挥刀斩蔡阳人头于马下,何等威武雄壮!鼓舞、鼓勇、鼓动、鼓劲、鼓气、鼓励、鼓掌……词语中有这么多令人奋发向上、进取求胜的动力,牛真是死亦不朽!我想说老牛为家畜中之最伟大者,也许并不溢美。
忽然想到了一首诗: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真是一幅绝妙的田园风情画。试看,半山夕阳,鸟雀归林,山坡青草芊芊,牛吃得肚子鼓鼓的,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缓步而归,欢快地吹起了短笛。好个“无腔信口”,牧童的快乐自由,同牛的安闲满足相通相映,真是悠然自得、趣味无穷。
这只是少有的情况,更多的还是辛苦。试听: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这是李纲的《病牛》诗。作者是宋朝重臣、忠臣,却屡遭奸佞迫害,郁郁难解。这首诗虽是写牛,也是作者内心痛苦、愤懑的反映。他的诗把牛的奉献精神提到一个很高的境界,勾画出老牛崇高而又伟大的形象。
二、正月初五为牛的生日
为牛摆了功,得把话题扯到过春节这个题目上来。
人是有生日的,牛虽是牲畜也是有诞辰要过的。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天地间正月初一先生鸡,初二生狗,之后依次是猪、羊、牛、马,最后才有人。所以正月初五是牛的生日,故称牛日。以前过春节禁忌非常多,如初五前不许倒垃圾、初五不许杀牛等。那么,过节的垃圾集中起来什么时候倒呢?正月初五。这一天名目很多,一曰“破五”,二曰牛日,三曰“送穷日”。
我童稚时家住南关小石桥,初五的晚上送穷,我提着篮子倒垃圾,垃圾倒过后便在街上拾些石头碎砖等物带回,老人说这是把元宝拾回来了。有清代杨燮《锦城竹枝词》为证:“牛日拾来鹅卵石,富贫都作送穷言。富家未必藏穷鬼,莫把钱神送出来。”这些习俗有些迷信色彩,如今已经无此活动了。
三、鞭打春牛
春节,古称元旦,新中国成立后把阳历1月1日定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叫“春节”。我国廿四节气之首为“立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把这一天叫春节比较合理。它也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称三元节也挺贴切。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但务农受气候季节的限制,故有歇冬之事。冬天老农过的是“自在王”的清闲生活。立春预示着冬眠已过气候转暖,应该行动起来准备忙农事了。那么在立春时搞一个活动,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所以,立春就举行迎春大礼,伴有鞭打春牛、吃春酒、吃春饼等活动。
以往种地离不开老牛,鞭打春牛又叫“鞭春”。此时的牛大致有三种:一为泥塑的牛,一为纸糊的牛,一为真牛。据说清朝时,从京城到府县都在城外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春场”。立春日在此设祭坛,百姓扶老携幼,成群结队涌向街头和“春场”去看热闹。当地长官公服致祭,用五色纸糊的棒棒鞭牛三下,以示劝耕。有些地方的春官执鞭击牛,口中念着颂词: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家畜兴旺,三打三阳开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合回春。击毕,纸牛破,腹内落下许多玩具、糖果,供观者争抢捡拾。
有的地方是鞭打泥牛,打毕,抬进城内,送到某家。那接受春牛之人受宠若惊,认为是一大喜事,要热闹庆贺一番。鞭打真牛的较少,那一天牛是主角,十字佩红,象征性地挨三下打后,便被牵着游街,供人欣赏。
立春时,洛阳也在城郊设“春场”举行“鞭打春牛”活动。如今虽然这种习俗已经没有了,但东关的“春场街”依然存在,如有好事者愿意探幽访古,不妨前去逛逛。
与此活动同时举行的还有“吃春饼”习俗,也叫“咬春”。实际上是用薄饼卷上韭黄、荠菜、白蒿、芹菜、莲藕等,咬起来别有风味。
春饼,在咱这儿叫烙馍。高手擀家可将一斤面烙十二张饼,每张饼直径在30厘米以上,薄如蝉翼,在地火上加劈柴烙成。过去,老城十字街杨留柱家的饼馍卷卤肉、黄瓜丝儿、绿豆芽,那才是洛阳的名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