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二月二日》诗:“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一场新雨刚过,万里碧空晴朗。田野中草发芽,菜生叶,万物复苏,春风荡漾。这时一群青年男女穿着轻衫,骑着细马,来到渡口,一字排开,准备渡过河去,采花挑菜,踏青游赏。这是一幅多么优美的景象!“二月二”,给人的就是这样一种快乐、一种希望。
小时候,我曾经问妈妈:“什么叫龙抬头?”妈妈说:“龙抬头就是说冬天已经过去了,睡觉的小虫要爬出来了,南去的小鸟要飞回来了,地里的小草要拱出来了,树上的枝条要绿起来了。”我急忙跑到院子里去寻找,真的发现一只蚂蚁爬出窝来晒太阳,还有墙根下的小草,已经穿上绿装。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要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所以“二月二”也叫“春龙节”,为了在春分之日顺利登天,所有的龙都必须在“二月二”这天从冬眠中醒来,抬起头,伸伸腰,看看哪里需要行云,哪里需要下雨。然后打起精神,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以后,玉帝下令三年内不准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还立了一块石碑,上书:“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想到了以爆米花代替金豆。到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玉帝看见。玉帝一看人心所向,只好放出龙王,让他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这个故事,也是“二月二”来历的一个美好传说。
按照民间的传统,正月的最后一天,是“送穷日”。杨雄作《逐贫赋》,韩愈写《送穷文》,姚合的《晦日送穷》诗,更是千古流传:“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门千户看,无人不送穷。”而二月初二,则是“迎富时”,“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谁为贫驱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宋·魏华父)古时的秦人,每到二月初二,都要早早起床,然后敲锣打鼓,到郊外去迎富。
想一想,从古到今、从南到北、从城到乡,谁不愿意把富裕迎进自己的家门?只是迎富的形式,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升华。古人到郊外迎富,只能表达一种致富的愿望。而今天人们的迎富办法是实际行动,或者走出家门,到远方寻找发展机会;或者就地创业,发挥自己一技之长。因为谁都知道,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能力、机会加上付出,才能创造辉煌。
有民谣云:“二月二,龙抬头;龙也抬头,我也抬头。”看大地,多美的景色;望天空,多好的阳光。春风扑面,鸟语花香,正是一年播种时,怎不让人抬头挺胸、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