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看病贵”作为重大民生问题,年年都是国家和地方两会热议的话题。今年1月21日,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医改方案能否治愈医疗体系的“重疾”,“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如何破解?市民在拭目以待的同时,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宜阳县的李老师说,农村是常见病、多发病的集中地,患病的农民若都到县城或市里的医院看病,自然要多花钱、多跑路,因此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通过政策倾斜,一方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器械、基本药品等硬件设施和常用物资的配置;另一方面要想办法吸引高学历的医疗人才到基层工作,并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真正使广大农民的小疾小患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救治。
家住涧西区的吴女士说,其实很多市民对社区卫生所都比较陌生,有点头疼脑热就跑到大医院排队挂号,造成大医院患者拥挤。她建议把社区卫生所建设当作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从硬件、设施、物资、人员、宣传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认为,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资源和人才未能有效地向中小城市、社区医院和乡镇医院流动,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是造成目前百姓“看病难”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现行的医疗体制使多数医院将盈利放在首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我强烈希望‘新医改’中提出的‘医药分离’能够变为现实,如果药品也能像烟草一样实现专卖,那么老百姓吃药心里就有底了”。
洛阳网友“家属”认为,社会保障机制跟不上,全民医保“保”得不全,“保”的力度又太小也是造成“看病难”的重要原因。只有真正建立全民医保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才能解决“看病难”问题。
本报记者 石蕴璞 实习生 刘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