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党周周,在市儿童福利院算是一位“老人”了!他虽失去了一条右腿,但上了大学,如今在一家书屋工作,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第19个全国助残日前夕,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倡议:助残,首先要让残疾朋友掌握一门生活技能。
技能培训成残障少年第二课堂
市儿童福利院开了两家“超市”,一个叫“希望超市”、一个叫“爱心超市”。和其他超市不同的是,这里的收银员、导购员、保洁员,包括产品供应商都是由福利院里的残障少年来担任的。
“爱心超市”对内销售一些副食品和日用品,同时还是孩子们技能培训的场所,但需要老师进行贴身指导。“希望超市”则对外销售一些服装、小饰品、陶瓷、手工编织品、花草等,所有商品均是孩子们职业培训课程上的作品。据介绍,市儿童福利院的一些残障少年能在种植暖棚中培育各种花卉,在轮椅制作车间和陶瓷车间生产精密产品,福利院先后开展的园艺、音乐等14个种类的项目培训,使残疾儿童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为其今后生存创造有利条件。
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也专门面向全市开办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学习服装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手机维修等多种实用性强、易于就业的技能,仅2008年便举办类似培训班7期,培训残疾人3011人次,并且免除了各种费用。
迈向社会的脚步仍“沉重”
对于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来说,将来的就业有两种渠道,一是选择市儿童福利院职业培训项目中提供的岗位就业,二是面向社会自主就业。统计数据显示,市儿童福利院中目前已有300多名残疾人接受了职业技能培训,先后培养出大学生、中专生34人,但仅有13人进入社会后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的残疾人有46.2万,其中有劳动能力的15.7万,在就业年龄却未就业的达到2.6万。不难看出,残疾人就业的脚步仍很“沉重”。
见习记者 连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