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去冬今春,我市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严重干旱。全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抗旱浇麦,加上小麦生长后期雨水充沛,我市夏粮仍有望取得较好收成。
今年夏收已全面展开,我市夏粮收成到底怎样?这些收成是怎样取得的?本报记者走进麦收一线,听听种粮农民的说法。
又到“三夏”时节。昨日,我们驱车赶往偃师市高龙镇。阳光下,到处是金黄的麦浪,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
这里是我市重点小麦产区——伊洛川区,大片水浇地。虽比旱地收获晚些,许多地块却也是机声隆隆,农民们忙着把收割机打下的麦子运回家。
在夫子庙村三组的一块麦田边,农民王小五用手指着即将收割的麦子,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高兴。他说:“我家种了5亩多地,2002年开始种偃高一号品种,去年亩产是980多斤,今年从麦穗上看,亩产超过1100斤都没问题。”
我问:“今年这么旱,咋还能比去年增产啊?”小五说,主要是品种对路,农技站的王建涛站长和技术人员及时指导,看到地里有啥病虫害,马上就提醒,还告诉我们用哪种药,药量多少。有了农技站,农民心里踏实。
夫子庙村二组农民裴会恩说,他家种了6亩麦子,以前亩产不超过400公斤,2002年开始种高龙镇农技站研制推广的偃高一号,亩产一下子提高到五六百公斤。“王建涛的公司按种子价格收购我们的麦子,比商品麦子价格高10%,我们每亩多收100多元,加上增产部分,一亩能多收入200多块钱。”
王建涛是谁?他和这些农民建立的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好奇地走进一处挂着“高龙镇农技推广站”和“偃师市金高种业有限公司”两块牌子的房子。
正巧,王建涛正在办公室里用天平测量偃高一号和偃展4110两个品种的千粒重。他说,经过对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测算,3000亩偃高一号示范田的最高亩产,由去年的615公斤提高到今年的625公斤,偃展4110种子田最高亩产达到600公斤,其他品种的小麦亩产也都有所提高。
王建涛今年59岁,1976年开始搞种子研究,曾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种植劳动模范,现任高龙农技站站长。2000年起,他和同事们以镇农技站为依托,成立了股份制的种业公司,他任经理。
2002年,镇农技站研制的偃高一号小麦品种通过省级鉴定。
“我们以高龙镇、缑氏镇为主体,向农民推广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获、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模式,我们向农民优惠提供良种和免费技术指导,农民收获后,我们以种子粮价格收购粮食,使农民通过产量提高、高价收购得到双重收益。从2000年起,实行这种模式的面积每年以1000亩的速度递增,目前已达近万亩。”
说起大旱之年小麦增产的原因,王建涛说,首先是偃师的小麦品种布局好,选择了优良品种。冬春连旱时,抗旱力度大,所有机井开足马力,昼夜不停浇水,他的万亩高产示范田大多数浇了两遍水。虽然今年白粉病比往年多,但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农民裴会恩说,我们以前浇地,看到旱了就浇,现在有了技术员,教我们大风天气别浇,因为一刮风苗就倒。以前说的“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是不对的,要想高产,还要靠科学种田。
偃师市农业局副局长潘留现说,王建涛采取的模式,对当地农民采用良种、先进技术提高粮食产量,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本报记者 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