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宝财和“孩子”其乐融融。 | |
走进瀍河回族区北窑村,一栋普通民房的门楼下,头发花白的翟宝财正坐在门口陪着两个“女儿”玩耍。“爸爸,爸爸……”听女儿们一声声叫着自己,63岁的老汉露出幸福的笑容。
翟宝财做“寄养爸爸”已经4年多了。2005年12月,在做过市儿童福利院护工的妻子的提议下,年近60岁的他成了两个孤残儿童的“父亲”,从此背上了“甜蜜的负担”。
党易月5岁,轻微脑瘫,走不成路,右手残疾;党国耀4岁,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多动。“刚来的时候,国耀脸小、头小,脸色乌青,由于不走不动,两只小脚冻得像紫葡萄。”翟宝财心疼地说,“很多人看了都说不知他能不能活下来。”
在翟宝财夫妇的悉心照顾下,两个孩子的身体状况渐渐好转,但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国耀自从学会走路,就开始乱跑、乱动,一眼盯不住,他不是闯出点祸来就是跑到了马路上。他曾把整瓶的洗洁精和整袋的洗衣粉倒进下水道,还曾把一只鞋扔进煮面条的锅里;家里的阳台上不敢放花盆,玻璃杯子被他摔了好几个……
由妻子在家照顾听话的易月,翟宝财则要把几乎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国耀身上,寸步不离。国耀在家呆不住,翟宝财只能带着他到处走,始终一手抓着孩子的胳膊……村里的人全都熟悉了这样的场景。
“累,但也很幸福”。翟宝财说,国耀一直和他一起睡,每天晚上上床以后,孩子都会拍着旁边的枕头喊“爸爸睡觉,爸爸睡觉……”
“真是个招人喜欢的好孩子,可惜他越来越大,劲也大起来,一旦没看住跑出去,我们也追不上了,门前便是马路,实在不安全,只好让福利院接回去了,换回来3岁的党月田……”翟宝财说着侧过身抹眼泪。国耀走的那一天,翟宝财躲在里屋不敢出门,听孩子在门外撕心裂肺地喊“爸爸”,他在门里泪如雨下。
如今,易月已经快10岁了,可以自己慢慢走路,很乖巧又懂礼貌;新来的月田也很聪明,学东西非常快。
“做这些孩子的爸爸,我感到很幸福,我会尽全力让他们享受家庭的温暖、感受父母的爱,使他们尽可能康复得快一些。”翟宝财说。
记者 石蕴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