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了“旅游立省”的发展战略,洛阳趁势而为,提出了打造旅游目的地、集散地的具体目标。这目标切合实际,相信会造福洛阳。笔者有三点建议,供主管方面参考。
广泛设立历史知识介绍牌
河出图,洛出书,华夏文明的曙光幸运地从河洛大地升起,13个朝代的近百位帝王在洛阳号令天下、建功立业,为河洛大地留下了厚重的文化遗存:龙门石窟、关林、白马寺、龙马浮图寺、汉光武帝陵……这些文物景点成为洛阳旅游业的核心磁场。
另一方面,逐鹿中原的兵灾战火又使洛阳的古建筑留存有限,洛阳的厚重大多体现于史书之中。因此,我们有必要多多设立历史知识介绍牌,使游客能够随处读到洛阳的历史,感受古都的厚重。
譬如,在有历史遗存的地方设牌。像周公庙旁的应天门遗址处,设牌介绍应天门的变迁、应天门与女皇武则天的关系。在丽景门前设牌,介绍老城的历史、不同时期西城门的样式与称谓。在东大街董公祠故址古槐前设牌,介绍“强项令”董宣的不畏权贵与后人的景仰。在孔子入周问礼碑处立牌,介绍这次儒道“高峰会谈”对儒学诞生的意义。
在曾经辉煌却没有或少有历史遗存的地方立牌,介绍曾经的辉煌。像在洛阳桥头立牌介绍盛唐天津桥的繁华与诗意,在青年宫石狮旁立牌介绍福王府的豪奢与焚毁,在御路街、文明街、操场街、鼎新街等老街巷口设牌介绍街名的由来。
在回填或无法展示的考古成果处立牌。譬如在市工商银行大楼前立牌介绍其下面的周墓形式,在老集大张量贩前立牌介绍宋花园遗址的考古发现。当然,以后有类似的考古成果,能够保护展示的尽量展示,实物远比文字介绍更有意义。
游客来洛,是休养身心,更是想开阔眼界,认识历史。多立介绍牌,有利于游客识读洛阳,感受“厚重”。
多立历史知识介绍牌,也有利于对市民进行爱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投资不大,收益多多。
筹建大运河纪念馆
中华大地上的历史构筑,规模最大的无疑是长城和大运河。长城已经获得了应有的盛誉,而大运河还没有受到公正评价。大运河功过长城,它支撑了唐宋帝国的千年繁荣,带动了运河沿岸城市汴京、北京、扬州、苏州、常州、淮安等的勃兴,是民族昌盛的经济大动脉。随着中国大运河申遗工作的开展,大运河会受到重新评价,会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隋炀帝在建设东都洛阳城的同时,开挖贯通了“南达余杭、北通涿郡”的大运河,从此,中国的物流前所未有地通畅了,文化、人才、科技的传播、交流加速了,大运河还将北方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与南方的水上丝绸之路连接在一起,帝国活力充沛,百业兴盛。
作为隋唐大运河的工程指挥部所在地、枢纽地,洛阳应该建立一座“中国大运河纪念馆”,纪念那辉煌的历史,集中展示与运河有关的历史与遗存,介绍运河的科技成就,让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洛阳有个宣传的载体,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有个“朝圣”的殿堂。
据文物工作者考证,现在横贯洛阳城的洛河河段,就是隋唐时人工开挖的运河河段,因此,大运河纪念馆应该依托秀美的洛河而建。
如果资金充足,在确保环保的前提下,在洛河岸旁建造成宫船形外观的纪念馆最为漂亮。也可以少花钱办大事,利用将要修缮一新的山陕会馆辟建运河纪念馆。
山陕会馆宏丽的建筑古色古香,与历史厚重的大运河韵味谐调。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商人依托洛阳南关洛河码头行商得利后的产物,与运河有着密切联系。山陕会馆紧邻老城、潞泽会馆,有利于加强老城文化区的旅游魅力。山陕会馆离洛浦公园不远,向南有扩展空间,以后可以逐渐扩建仿真堰埭、斗门、单闸、复闸等运河构筑,吸引游客互动参与,体验古人运河行舟经历。
建设国际佛寺苑
东汉明帝在洛阳皇宫里的一个离奇梦境,让丝绸之路东起点的洛阳与丝路西头的古印度喜结善缘,让诞生于古印度的佛教从此立足洛阳,传遍大江南北,远播韩国、日本,成为源远流长的东传佛教。后来,佛教在印度沉寂了,在东土却梵音高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支主干。正是亿万华夏信众,使佛教荣膺“世界三大宗教”的盛誉。由此看,洛阳当为佛教中兴之都、佛教圣城。
“释源”“祖庭”白马寺、造像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佛学巨子唐玄奘等,在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篇章。
白马寺西边继泰式佛寺之后,印度风格佛殿近日也建成开放。这是中印两千年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我们应该借势加力,明确建立国际佛寺苑的目标,通过僧俗各界、官方民间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建起韩国式佛寺、日本式佛寺、缅甸式佛寺、斯里兰卡式佛寺、柬埔寨式佛寺……
建立国际佛寺苑,对佛教是积功德,对旅游业是添新亮点,僧俗互利,和谐共赢,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