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失业,政府鼓励失业的国民放下架子,重树就业信心是需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了解现状,直面现实,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保障国民的就业。引用新名词,大放烟幕弹,给公众服用“安慰剂”,止不了痛,也治不了病。
人保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表示: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多表现出来的是摩擦性失业,原因在于学校里学的专业有些是和市场不接轨的,摩擦性失业在市场经济国家是非常正常的。(8月19日新华网)
于司长此言一出,在网上引起热议,有网友更把“摩擦性失业”当作于司长的新发明,其实不然。“摩擦性失业”一般是指求职者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到合适的岗位,而用人单位有时又很难寻找到合适的人才,属于劳动力供求间的不匹配引起的失业。
词虽然不是于司长的发明专利,但于司长的两个论断却值得商榷,其一是“高校毕业生的失业更多是摩擦性失业”,其二,摩擦性失业在市场经济国家“非常正常”。这两个论断结合在一起散发的信息是: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失业,并不是劳动岗位不够的“硬失业”,而是不匹配、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假失业 ”,在其他市场国家非常正常,所以并不可怕。这种论调,如果出自躲在书斋的“学者”之口,作为学术探讨,未尝不可,而从人保部一司长的口中说出,则令人失望。
就感觉而论,公众的印象是,经过多年的高校扩招,造成大学毕业生绝对过剩,而学非所用、挑三拣四、摩擦性失业等现象固然存在,但绝非主流。事实究竟如何,需要政府用数据说话。退一步说,即使如于司长所言,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即使这种失业在国外非常正常,在中国也非常“不正常”,后果也非常可怕——— 温总理曾经说过,“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失业,就是其中的乘法。
对于失业,政府鼓励失业的国民放下架子,重树就业信心是需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了解现状,直面现实,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保障国民的就业。引用新名词,大放烟幕弹,给公众服用“安慰剂”,止不了痛,也治不了病。 (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