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新安新闻·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新安万余农户乐享旅游“蛋糕”
县领导检查
煤矿安全生产情况
网络问政“问”出科学决策
新闻集锦
涧河桥
紧张施工
“醉酒驾车死刑案”罪当几何
洛阳网广告
信访稳定靠“合力”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9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昔日穷山恶水致富难 今朝奇山秀水生财易
新安万余农户乐享旅游“蛋糕”
  本报讯 提起山区,人们往往会把它与贫困、落后联系在一起。而近几年,随着各地旅游产业的蓬勃兴起,依靠旅游业致富成为山区农村致富奔小康的一大亮点。位于豫西丘陵山区的新安县就是依靠发展旅游业让众多农户尝到了“甜头”。

  龙潭沟村有400多口人,人均不到半亩山坡田,男女老少除了种庄稼,就是到山里编荆芭、烧木炭,吃苦受累也赚不了几个钱。走进该县深山区的龙潭沟村,只要说起旅游致富,村民都会对“老齐三迁”的故事津津乐道。

  老齐叫齐好国,今年51岁,是地地道道的山区农民。过去,老齐一家5口人挤在半山腰的两间旧瓦房里,日子过得艰难拮据。2003年,县里对龙潭沟村进行考察,认为这里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决定发展旅游业,打造龙潭峡景区。瞅准这个机会,老齐在村口开了一家小吃店,捎带卖点山货、土鸡蛋,两年下来,收入近2万元。2005年,景区被纳入黛眉山国家地质公园。老齐抓住机会,拿出全部积蓄,又在县里贷款政策的扶持下,以11万元的价格买了景区前带门面房的小楼,开起了农家饭店和宾馆。当年仅“五一”黄金周,老齐饭店、宾馆的毛收入就达1万多元。2006年,景区又被纳入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前来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老齐的大儿子觉得挤在一起不过瘾,想拉出去“单干”。老齐一合计,觉得儿子的想法对,就以每年7000元的价格另外租房让儿子搬了出去,又开了一家饭店。同时,老齐又把山上的老院子翻盖成了楼房,开了个家庭宾馆。2007年,老齐一家的收入达20多万元。

  老齐生活的变化是新安旅游富民的一个缩影。新安是河洛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辖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地形地貌独特,文化积淀深厚。上世纪90年代,该县依靠矿产资源优势,走工业兴县道路,一举甩掉了“国家级贫困县”帽子,跨入“河南省经济十强县”行列。

  尽管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增长了,但山区自然条件差、群众观念落后,贫穷落后的面貌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为此,该县把旅游产业作为突破口,从单一的“工业兴县”变为“工业强县,旅游强县”并重。

  为了发挥旅游业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该县又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成功打造出了以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千唐志斋、汉函谷关为内涵的“汉唐遗韵,黛眉奇观”品牌。在此基础上,该县把旅游业与农业、服务业相结合,依托农村、农业资源,按照“农民办、农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为适宜发展旅游的40余个镇村编制了规划,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对农户进行服务业培训,鼓励农户依据自身特点,大力发展农家饭店、宾馆,开发土特产和旅游特色商品,使昔日困在深山区的农户找到了广阔的致富门路。

  目前,该县景区的年接待量已增长到300多万人,从事旅游服务业经营的农户达1万多户,仅土特产开发就涵盖了土鸡、土鸡蛋、山野菜、柿子醋、小杂粮、老土布等20多个种类,平均每户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群众高兴地说,过去穷山恶水,看哪儿都比咱这儿强;现在守着奇山秀水,再好的地方咱也不稀罕!

  (郭建立)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