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汝阳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汝阳6万亩烟叶再获丰收
蔬菜基地在这里
大家吃菜放心吧
恶劣天气不用怕
保证送电到您家
汝河短波
有了“4+2”工作法
自来水通到俺家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浓缩近600年中国历史精华
评选“城市最好街道”活动
公众投票启事
评选“城市最好街道”选票
县地税局当好企业编外“参谋”
集全市之力 作百倍努力
创建中国集邮之都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使170个村受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 年 9 月 14 日 星期    【打印】  
一座中国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一座世界最大的古代都城——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浓缩近600年中国历史精华
汉魏笼龛像。
《熹平石经》残片。
  杂草和灌木被清理,城垣缺口被填上,一段连绵千米的古代城墙映入眼帘。

  昨日,在孟津县平乐镇与偃师首阳山镇交会处,汉魏洛阳故城东北城墙保护展示工程正在紧张进行。指着高达八九米的残存城墙,市文物局大遗址办工作人员王阁说,尽管经历上千年风吹雨打,但它仍显现出昔日京都的兴盛与繁华。

  世界最大的古代都城

  偃师、孟津交界处的伊洛平原北依邙山,南临洛河,这里土地肥沃,地势平坦,自古以来为帝王所偏爱,汉魏洛阳故城在此沉睡了上千年。

  作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的国都,汉魏洛阳故城城市史长达1500多年,都城史延续近600年,是中国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由于东周城考古确定较晚,人们仍习惯上称之为“汉魏洛阳故城”。

  据河洛文化学者、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管理所名誉所长徐金星研究员介绍,15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汉魏洛阳故城布局几经巨变,现存遗址基本为北魏时期遗留,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

  宫城位于今孟津县平乐镇金村以南,为一规整的长方形,南北长约1398米,东西宽约660米,四面墙垣现存地下墙基。宫城西部是主要殿堂的所在地。在金村南1公里处有一高大的夯土台基,当地群众称为“金銮殿”,即北魏太极殿遗址。太极殿是新皇登基、大朝会和处理重大事件的正殿,在宫中处于绝对中心地位。后世宫城正殿以“太极”为名肇始于此,并影响到日本的藤原、平城、平安等诸宫城的殿名。

  宫城南墙偏西有门址一座,为北魏时的阊阖门。阊阖门是举行帝王登基或接见四方朝贡者等重大活动的地方。它与宫城正殿太极殿、都城正门宣阳门构成魏晋以及北魏洛阳城的南北轴线。      

  这是目前所知宫城正门建造的最早实例,也是迄今为止发掘所见的最早的宫城门阙。

  内城为东汉、曹魏、西晋时的洛阳城,北魏修建外郭城而成为内城。内城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大体上长九里,宽六里,古人称之“九六城”。 内城有城门13座,已探出城门阙口10座,三面城垣至今仍断续犹存,高度一般为1米至2米,有的高达5米至10米。城内街道已发现东西横街4条,南北纵街4条,基本上都与城门相连。内城是朝廷生活的地方,内有衙署、佛寺和少量民居。

  外城东西宽10公里,南北长10公里,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都城,主要是居民区、里坊区、市场,北魏时期有320个坊及大市、小市、四通市等工商业区,规模盛极一时。

  浓缩近600年中国历史精华

  仅就都城史而言,汉魏洛阳故城近600年居于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浓缩了其间中国历史的精华。

  刘秀一统天下在这里定都,北魏孝文帝迁都于此推行改革,班超从这里出使西域,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太学在这里诞生,许慎在这里作《说文解字》,班固编《汉书》,蔡伦造纸,张衡发明地动仪……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辉煌灿烂的经典瞬间,都源自于此。

  “与之有关的重大事件、历史人物、重大成果实在太多了,就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徐金星感叹,许多东西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有的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汉魏洛阳故城代表了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在古代都城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来都城的建筑形制、设计规划影响达千年之久。

  学术界公认,汉魏洛阳故城是历代定都总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遗址。保护区内,埋藏着多个朝代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对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文化等意义重大。1961年,汉魏洛阳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年持续的考古勘探,许多文化的碎片陆续从城址上发掘出来,让人们得以重温历史的记忆。

  永宁寺及永宁寺塔基遗址位于宫城西南,据勘察,永宁寺规模宏大,其以佛塔为主、以佛殿为辅的寺院建筑格局,是我国早期佛寺的典型布局。1979年,永宁寺塔基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佛教塑像。

  今偃师佃庄乡太学村附近,考古发现一处夯土基址,并出土大量“熹平石经”和“正始石经”残石,证实这是建于东汉光武帝时的太学遗址,太学是东汉、魏晋时的国立大学,在校学生最多时达3万余人。

  1931年,在辟雍遗址上发现了西晋巨碑。碑通高3.22米,上书“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后来碑身、碑座合而为一,成为一件完整的文物,在我国文化教育史、书法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考古发现了距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的东汉灵台遗址,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国家天文台,灵台延续使用长达400年之久。东汉时杰出的科学家张衡,设计制造的“浑天仪”、“地动仪”,当时都安放在这里。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营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着“祖庭”和“释源”之称。它创建于东汉,与汉魏洛阳故城有着不解之缘,后多次重建,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黄锦主持重修白马寺,奠定了今日白马寺的规模和布局。

  城址上先后发现了具有波斯风格的陶盏、熹平石经残片、西晋辟雍碑、北魏陶俑、泥塑等珍贵文物。徐金星说,这些出土文物的发现,起到了印证历史、纠正历史、补充历史的重要作用。

  保护展示 让遗址走出象牙之塔

  今年6月起,王阁每天奔波于汉魏故城东北城墙保护工程现场与办公室之间,忙得不亦乐乎。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残存的土城墙逐渐修复,保护工程不断向前推进。

  “遗址正在走出象牙之塔,将来这是一处景点,人们可以到这里来参观汉魏故城的城墙。”王阁说。

  今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大遗址的保护模式,一改过去偏重保护的做法,保护和展示并重成为大遗址保护的新风向标。

  2005年底,我市完成了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保护工程,这是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展示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汉魏洛阳故城对外展示的第一个窗口和平台。市委、市政府对大遗址保护的地方立法工作十分重视,2006年7月28日,《洛阳市汉魏故城保护条例》出台,为汉魏故城遗址的保护提供了法律武器。

  被列入国家首批重点保护的36处大遗址之一后,汉魏洛阳故城的保护展示力度和规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据了解,《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保护规划》正在加紧编制,《汉魏故城宫城阊阖门遗址保护展示设计方案》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方案计划逐步实施阊阖门、太极殿、宫城、内城城墙、永宁寺及东汉灵台等遗址的保护展示工程,建设汉魏故城博物馆,确立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内城的基本轮廓,最终将其建设成为汉魏洛阳故城内城遗址公园,并与已建成的永宁寺塔基遗址和白马寺连成一片,形成洛阳东部的文化遗址旅游专线,这必将带来大遗址保护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阊阖门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门,作为象征帝王威仪的礼仪性建筑,它是举行帝王登基、接见四方朝贡者等重大活动的地方。该遗址的保护展示将是整个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重头戏”,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对其进行保护展示。2007年5月15日,阊阖门遗址保护工程正式开工实施,年底完成主体保护工程。保护展示后的阊阖门遗址将作为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公园的主体供人们参观游览。

  随着其他保护展示工程的推进,不久的将来,这处沉睡上千年的城址将“跃”出地面,让更多的人可以亲近。

  本报记者 孙利华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