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彩印花盘。 |
|
定鼎门保护展示鸟瞰效果图。
| |
主城楼高高耸立,两边阙楼拱卫。昨日,在新区古城路北侧,一座端庄大气的古代城门已初露“芳容”,这便是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当年世界各国使节,便是从这里进城,然后觐见大唐帝国皇帝的。”现场工作人员说,这里是隋唐洛阳城的正南门,在地下沉睡了上千年之后,它不久将“重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隋唐遗址植物园、西苑公园、上阳宫、丽景门……漫步洛阳城中,到处是隋唐洛阳城遗址的印记,人们一不小心,便会触摸到这段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的历史。
揭开千年古都神秘的面纱
隋唐洛阳城遗址前至伊阙,背倚邙山,左瀍右涧,洛河贯穿其间。“这是选址最为独特的古代都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考古队队长石自社说,城址横跨洛河,地理形势最好,但同时也是最危险的,“只有生产力水平高了,才敢把河流揽入城市中间”。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时期的605年,时称东都或东京。贞观年间,唐太宗把洛阳作为巡察东方的行宫,号洛阳宫,并两次修葺。唐高宗即位后,改洛阳宫为东都。武则天临朝称帝,改东都为神都。唐中宗即位,复神都为东都。五代时,后梁、后唐、后晋均以洛阳为都,后汉、后周和北宋以洛阳为西京,金代以洛阳为中京。历经隋、唐、五代至北宋,该城址前后沿用500余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鼎盛时期。
半个多世纪的考古,揭开了这座沉睡千年之久的城址的神秘面纱。据石自社介绍,整个隋唐洛阳城面积47平方公里,城址主要由郭城、宫城、皇城、东城、含嘉仓城、西苑与上阳宫等部分组成。
郭城平面略呈方形,北城墙东起唐寺门村西西至春都集团厂区,东城墙南起城角村西北北至唐寺门村西,南城墙西起古城村西北东至城角村西北。西城墙则分为洛南和洛北两部分,洛河以南至古城村西北。郭城共有8座城门,城内有一里见方的里坊百余座,呈棋盘式格局分布,颇为规整。内有三市,分别是位于洛北里坊区里的北市、洛南里坊区内的南市和西市。
宫城位于郭城西北,这是整个城市的高地,利于防御,看宫城须仰首,更能显示皇家威仪。宫城由多重小城组成,其中洛城居中。宫城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布有应天门、乾阳殿等重要门殿建筑,宫殿巍峨,富丽堂皇。与前朝不同的是,宫城外还筑有皇城,皇城居宫城正南,北与宫城相接,城内有南北向五街、东西向四街,将皇城格化为不同的衙署区。
由于皇城无法容下更多的政府衙署,尚书省、军器监、少府监、大理寺等机构均建在东城。东城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有3座城门。皇城居东,东城居南,含嘉仓城居北。含嘉仓城是当时中央政府设置的大型粮仓,杜甫有诗:“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含嘉仓储粮之丰富可见一斑。
西苑是隋唐洛阳城著名的皇家禁苑,因其位于宫城之西而得名。隋西苑“苑囿连接,北到新安,南及飞山,西至渑池,周围数百里。”唐代改建后的西苑大大缩小。上阳宫是唐高宗与武则天时期皇帝听政之所,以水分为东西两宫,两宫之间飞架虹桥以通往来。唐代的著名诗人王维有“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的诗句,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这里抒写了不少传奇。
见证一段中国古代最辉煌的历史
隋唐洛阳城如同一个历史大舞台,众多历史人物来来去去,演绎了数不清的历史风云。
隋炀帝征伐高丽,开通南北大运河,唐朝开疆扩土,疆域甚至超过汉朝,建立了一个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女皇武则天君临天下,唐玄宗时形成开元盛世;影响中国达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李白、白居易等留下的千古佳作,这一切或多或少与隋唐洛阳城联系了起来。
隋唐洛阳城是一座闻名于世的国际性大都市,也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时期,通过隋唐大运河,全国物资首先集中至全国的漕运中心——洛阳,然而转运长安城和全国各地,部分商品从丝绸之路输往世界各地。
隋唐洛阳城选址、规划、布局、建筑都堪称我国古代城市的巅峰之作,其布局为当时日本、朝鲜的都城所仿照,影响巨大。它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一段历史,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建制、城市布局、社会生活等方面极其宝贵的资料,在中国古代都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过50多年的努力,考古工作者陆续发现了许多重要遗迹,让人们可从中窥见城址些许的历史荣光。
宫城正门应天门遗址是隋唐洛阳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虽然历经千余年的风雨剥蚀,应天门东西两阙巨大的夯土台基保存较好处仍有4米多高,人们仍能从中读出应天门雄伟的气势,凝固般的建筑史诗。出土文物中有雕刻精美的浅浮雕仕女图,还有一件雕刻有龙凤纹图案的石构件。
在洛玻集团厂区内,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九洲池遗址。池内已探明有6座椭圆形小岛屿,让人触摸到当时“鸟鱼翔泳,花卉罗植”的皇家园林胜景。
天津桥是城址连接洛河南北的最主要桥梁,2000年,在城址中轴线洛河段即今洛阳桥西侧200米处河床下,发掘出了唐宋时期的洛河石堰与桥墩,这为再现“天津晓月”这一意境提供了准确坐标。
在古城东路与龙门大道交叉口西300米处,考古工作者先后对定鼎门遗址进行两次发掘,整个遗址由门道、门址墩台、垛楼、马道等遗迹组成。在门址南侧的路面上,有密匝的车辙、人脚印和动物的蹄印,特别是清理出了许多骆驼蹄印,这反映了当时洛阳与西域地区商贸往来的繁荣景象,也是洛阳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有力证据。
千年遗迹焕发新的活力
早在1963年,隋唐洛阳城便被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1988年1月,它又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90年代,在编制第三期城市总体规划时,我市确立以洛河为轴线,洛河南北对称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同时规定,对隋唐洛阳城南半部约22平方公里遗址作为绿地保护起来,创造了在市中心黄金地段保存超大面积文化遗址的范例。
去年12月1日,我市颁布实施了《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条例》,为该遗址的保护提供了可靠保障。
2005年,国家启动大遗址保护工程,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首批36处大遗址之一,隋唐洛阳城保护展示的脚步更是明显加快,这千年遗迹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
2007年3月,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当时累计拆除不协调建筑物、构筑物5万余平方米,搬走企业6家。该工程计划10月完成,今后将作为一个新的文物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晚唐诗人褚载曾赋《定鼎门》诗一首:“郏褥城高门倚天,九重踪迹尚依然。须知道德无关锁,一闭乾坤一万年。”
我市还启动了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环境整治工程,一是在市印刷厂一带实施明堂、天堂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计划对17家企事业单位、595户居民实施拆迁安置,拆迁面积约7.8万平方米。二是在原洛阳日报社一带实施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计划对8家企事业单位、167户居民拆迁安置,拆迁面积约1.7万平方米。目前有关拆迁工作已开始进行。
据市文物局大遗址办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隋唐洛阳城明堂、天堂、北城墙、应天门、南城墙等保护展示工程已通过立项。不久的将来,隋唐洛阳城遗址将建成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城市遗址公园。
随着各项保护展示工程的实施,这座在地下沉睡千年的都城将逐渐走出象牙之塔,让更多的社会大众通过它触摸历史,感受历史,大遗址保护的成果也将惠及社会大众。
本报记者 孙利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