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将于24日至25日在美国匹兹堡召开。除讨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议题外,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是本次峰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金融领域的长治久安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呈现出复苏迹象,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仍面临诸多问题和难点,匹兹堡峰会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为世人瞩目。
“退出策略”的选择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推出了大量救助金融市场的措施。目前,从危机的肇始国美国到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中央银行和政府从对金融体系危机的干预中退出,已经成为各方关注重点。但目前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信贷供给仍未见明显好转,不确定性比较大。政府退出的时机把握至关重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1日发布的最新《金融稳定报告》称,由于各国经济和金融状况不同,公共部门应在何时、以何种顺序撤销危机中实施的措施,没有统一的模式,总体而言,“退出策略”应当以恢复对金融机构和市场健康状况的持久信心为目标。
监管缺位需良方
人们普遍认为,监管缺位是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一大原因。匹兹堡峰会将在这一问题上拿出怎样的良方,人们拭目以待。
首先,以前的监管实践多强调单一银行的稳健性,而没有关注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而宏观审慎监管则会考虑这些问题,扩大监管范围。但对大型机构的关注加剧了“大而不倒”问题,容易形成道德风险。扩大监管范围也可能带来监管成本过高、抑制金融创新等影响,并可能增加系统脆弱性。
其次,是经营全球化和监管国别化的矛盾。不少国家尤其是一些大国,更愿意在本国范围内而不是国际范围内制定金融体系的监管规则,不愿意在整个国际层面加强金融监管。
国际机构的代表性
本次金融峰会是否将就国际金融机构的代表性问题进行探讨和磋商,为世界舆论普遍关注。
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执行董事何建雄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治理结构存在很大不合理之处,尽管多年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远快于发达国家,但其整体表达意志的份额在过去30年中仅增长了5个百分点。这使得这一国际权威金融机构过多地反映发达国家的意志和利益。这种治理结构也影响了其判断,使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危机爆发之前未能及时有效地预警。
何建雄认为,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真正能够被所有国家广泛认可和运作有效的国际平台,是当前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一大重点。
美元的国际地位
关于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问题一直是业内长期争论的一大议题。这次金融危机以来,有舆论认为美元是造成国际金融局势不稳的一大原因。
随着各国和地区经济复苏迹象日渐明显,经济贸易活动增多,对美元的需求逐步增加,这会支持美元的走强。但是美国仍执行国内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加上美国的债务难题久拖不决,也使美元面临贬值压力。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涉及新旧力量的深刻矛盾,可以说,每一个问题都充满挑战。如何使影响国际金融体系的各方力量获得重新平衡,是二十国集团匹兹堡金融峰会面临的重大考验。
(据新华社美国匹兹堡9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