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供电公司总经理郑瑞晨(左三)、党委书记耿章武(右二)在查看2009世界邮展暨牡丹花会现场电力施工情况。 |
| 公司圆满完成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圣火在洛阳传递中的保电任务并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圣火传递仪式。 |
| 国家电网在洛阳市嵩县木札岭建成的爱心小学启用。 |
| 电力工程检修,确保用电安全。 |
| 公司获得的各种荣誉奖牌。 |
|
过去时:艰苦创业点亮希望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厚重的河洛大地埋藏着渊源博大的中华文明和灿若繁星的动人传说。循着新中国成立的铿锵足音,洛阳供电从战争的废墟上站起,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推动着“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实现着千年古城的再造与崛起,为世界点亮了解河南、了解中原、了解华夏文明的明灯。
潮起潮落,岁月如歌。翻开历史的画卷,一部激荡的洛阳电力史展现在人们面前:1920年,洛阳第一个发电厂——“临照电灯公司”成立,总发电能力仅有80千瓦。由于发电量少,电灯公司只能供应火车站、国民党军政机关和极少数路灯照明用电,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只能望电兴叹;而且,电灯公司经营困难,常因为电费收不回来影响正常发电,特别是国民党军政机关横行霸道,只用电不缴费,还时常打骂收费人员,致使电灯公司入不敷出,被迫于1924年停办。直到1936年,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洛阳建立分校,才又建设了一个500千瓦的发电厂,但也仅能供给自身的夜间照明。
旧中国,电作为奢侈品,多少年都未能进入寻常百姓家,从1920年到1948年长达28年的时间里,洛阳的发电量始终徘徊在80千瓦至500千瓦,且时常中断。
1948年,洛阳解放,由于老电厂遭到破坏,整个洛阳城陷入空前的黑暗。当年,伴随着隆隆的解放炮声,洛阳的电力工业在电厂废墟上开始了重建。很快,一台15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在老城安装,洛阳城亮起了属于人民的第一盏灯。1948年10月,市政府拨款3500元,修复被破坏的洛阳电厂,仅用半年时间就使一个彻底瘫痪的电厂重新运转起来,并于1949年6月16日恢复对全市供电。10月1日,伴随着天安门城楼上中国对全世界的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彻底照亮了古城洛阳,使洛阳电力得到了有史以来的快速发展。
1954年,人民政府成立了洛阳热电厂筹建处,增加了两台1000千瓦的发电机;1955年,又从电力部列车电业局租来两台2000千瓦的发电机组,使洛阳市的装机总容量达到6500千瓦。之后,随着1956年郑洛三电网建成投运以及一项项电力工程的相继完工,洛阳供电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1957年2月,洛阳建成新中国成立后关内第一条全部使用钢筋水泥杆塔的110千伏输电线路郑(州)洛(阳)段,同时在洛阳建成全省首座110千伏临时变电站。1958年4月4日,经水电部批准,洛阳供电局成立,正式拉开了洛阳供电创业发展的序幕……
作为洛阳市区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金谷园变电站的值班员,今年69岁的任照洋老人见证了洛阳电力发展最为艰苦的那段岁月。1967年,在支援洛阳黄河铁路大桥建设时,他和老站长张明钦负责保证大桥施工线路——35千伏金黄线的现场供电。他们一连2个多月泡在工地上,风餐露宿,直到大桥顺利建成。“文革”期间,许多工厂生产停顿,站上的人员都抽调出去参加“革命学习班”。为了保证金谷园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作为骨干的任照洋,一边应对红卫兵检查,一边想方设法坚守岗位。最长的一次,他一个人连续7天7夜守在荒凉的站内,啃馒头、喝凉水,一个人保证了全市老百姓的照明用电。
人民电业为人民。几代洛阳供电人正是始终铭记这句话,才使洛阳电网顶住了一次次自然灾害的破坏,经受住了各种艰难险阻的考验,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以自己的奉献点亮城市发展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