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遗址(隋-宋)是中国唯一一座现代化城市和古代城市遗址大部重叠、整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城址,遗址覆盖明清旧城区和北郊、西郊,面积大、范围广,保护和管理的难度大。
在扬州市委书记王燕文看来,扬州城遗址,是扬州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扬州城市永恒的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进步的缩影。她说,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城池遗址不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城市面向未来的潜在资源和优势,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扬州市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崇敬、对先人的感恩、对古城址呵护的热情,坚持城市现代化建设服从于扬州城遗址保护的原则,积极而又审慎地推进扬州城遗址的保护,不断彰显扬州城遗址的文化性、真实性和生动性。
王燕文说,大遗址保护必须树立整体保护的理念。扬州城遗址历史跨度长、范围广,与今天城市重叠面积大,保护矛盾多,实施难度大。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深刻认识到大遗址保护对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推动大遗址保护,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发布通告保护唐子城遗址,到上世纪90年代“跳出旧城建新城”,到目前阶段“全面保护、全部保护”,虽然历经艰辛曲折,但扬州明清古城,扬州城遗址传统风貌、整体格局得以保存保护下来,为大遗址的永续利用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王燕文说,大遗址保护还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提升。扬州市在努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尊重、保护和传承古城的生态与文化的根脉,注重城市发展与城址环境保护提升的和谐双赢,有力提升了城市品质。多年来,扬州搬迁唐罗城东、南护城河沿岸棚户区和企业仓储集聚区,构建了城市运河亮丽风景线;拆迁唐子城和罗城接合部以及宋夹城内农民庄台,推进宋夹城遗址公园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体现传承了古城文化特色和“绿杨城郭”风貌,实现了现代风格与历史文脉的呼应和谐,再现了“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独特景观。
王燕文在发言中认为,大遗址保护还必须发动广大市民参与。人民群众是文化遗址的创造者,也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享有者。扬州人民对本地传统文化有着非同一般的认同感,长期以来他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在“双东”文化里示范片区的整治工程中,社区居民喊出了“我们的家园我们建”的口号,群众积极出资修缮历史建筑,政府配套建设基础设施,给予建筑修缮费用补助。在宋夹城遗址保护工程实施以后,市政府配套建设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村民争相排队申请搬迁,支持遗址保护。扬州市在保护名城、保护大遗址的同时,对大批居民妥善安置,让居民从中收益。
本报记者 赵志伟/文 见习记者 赵俊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