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鲁献斌(右一)、眼科主任杜进发(右二)深入农村为康复患者复查。 |
| 由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全国眼外伤学术讨论会在我市召开。 |
| 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名医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为患者医治眼疾。 |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90%以上的信息是靠眼睛获取的。如果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失去了光明,那该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或者是一个拥有正常视力的人,正在享受美好人生,突然有一天,因为疾病或者意外事故,五彩缤纷的世界从眼前消失,那又该是何等的痛苦?
谁能为这些不幸的人免除痛苦?谁能让这些遭遇不幸者重新获得光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的医务工作者为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不懈追求,努力地工作了整整半个世纪,以仁心妙手普济众生,给无数患者带来光明。
春华秋实五十载
励精图治创新篇
历史与成就,时间是最好的明证。以下这份时间表可以向人们展示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的发展之路:
1954年,眼科医师杨沛霖调入市第一人民医院,洛阳地区始有眼科专科门诊;
1955年,市第一人民医院开设眼科病房,设床位15张,开展多项眼病手术治疗;
1957年,医院开展了白内障摘除、视网膜脱离手术和羊膜移植手术等复杂眼科手术,在豫西地区引起轰动;
1960年,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被确定为洛阳市眼科重点医疗单位;
1963年,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被河南省卫生厅定为“河南省眼科医师进修基地”;
1990年,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被河南省卫生厅定为“河南省白内障复明技术指导中心洛阳分中心”;
1998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扩建成为“洛阳市眼科医院”,同年开展了国内先进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泪道激光手术;
1999年,洛阳市眼科医院被河南省残联确定为“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洛阳市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
2000年,洛阳市眼科医院被确定为省眼科重点专科网络洛阳分中心;
2002年洛阳市眼科医院被评为“河南省重点临床特色专科”;
2003年,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引入眼科准分子激光手术系统,开展屈光手术;
现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不断加大对眼科的投入,建成3600平方米诊疗区域,设床位60张,使其拥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各级医护人员30多名,更引进进口超声乳化治疗仪、准分子激光、半导体眼底激光、泪道激光等总价值2600余万元的一系列代表现代眼科最新技术的先进设备,在全市同行业中遥遥领先,以先进的医疗设备、技术过硬的医护人员及“一切为患者”的拳拳爱心,一步步向眼科医疗的最高峰攀登,为眼病患者解除病痛、送去光明。
专业技术显神威
福祉惠泽万余民
如果人体是一台构造精良的机器的话,那眼睛就是这台机器上一个最精密的部件,目前世界上任何一架精密的照相机都不可与眼睛的精密程度相媲美,因此,眼部疾病治疗手术对医务工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为病人服务靠的不只是一片爱心,更是过硬的技术和精湛的医术。实力超群来自于眼科50年来的技术积累,来自于勇攀医学高峰的医务人员的不懈追求,更是来自于豫西地区患者多年来的支持与信任。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为患者服务靠的是高超的医疗技术。今年9月23日,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做了5例角膜移植手术;10月28日,科室医务人员一天时间里就做了41例白内障手术。这些数字是无声的广告,为眼病患者指明了就医之路。
白内障是眼科多发病、常见病,其致盲率位居眼科疾病之首,而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尤其擅长对这种疾病的治疗。作为豫西地区最早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医院,1957年以来,该院已开展白内障手术16200多例,脱盲率达90%以上。1998年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以来,该院实现了白内障手术门诊化及脱盲率达到99%、人工晶体植入率达到99%的目标,90%以上患者的术后视力达0.5~1.0以上。
曾有一位30岁出头的患者,正是风华正茂干事业的年龄,却由于双眼角膜白斑几乎失去光明,工作一度陷入停滞状态。经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施行角膜移植手术后,他的视力恢复到1.0。他现在已成为一名企业家,天南海北地做生意。
郊县一位70多岁的老汉,小时候失去了一只眼睛,而前几年由于角膜白斑,另外一只眼睛也失明了,家境贫寒的老人失去了求医的信心,想在黑暗中度过余生。而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的医护人员以高超的医术和优惠的价格让老人重见光明,术后视力达到0.3,老人逢人便夸:“市第一人民医院就是好!”
减少术后并发症是眼科医生追求的目标,也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值得骄傲的地方。经该院医生施行眼科手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很少。秘诀则来自于50年来一代代医护人员的口传心授,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独有的技术结晶。有一位三门峡的病人曾因盲目求医而吃尽苦头,最后正是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重见光明。这位病人先是在某大医院施行了白内障手术,术后没多久,他的角膜就不行了,又到某医院做角膜移植手术。做过角膜移植手术后一年,新植入的角膜发生排异,形成大泡性角膜炎,病人痛苦不堪,眼睛磨得不敢睁,用病人的话说“活像个睁眼瞎,死的心都有了”。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进行第二次角膜移植后,他的视力竟恢复到1.0,至今两年多了没有任何并发症。医生回访时见到这位病人,病人除连连道谢外,感叹道:“早知在此复明如此简单,何必当初大费周折!”
目前,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早已是名声在外,但医务人员并没有懈怠,而是选择更高的目标前进。现在他们开展的“穿透角膜移植联合人工晶状体固定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这项技术比较专业,医生为笔者作了通俗的描述:当一个人的眼睛遭受外部伤害后,其角膜和晶状体往往同时遭到破坏,在同时进行角膜移植和晶状体植入术时,人工晶体的固定就成了难题。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这项技术上获得了突破,其技术已经走在了国内前列。有一个5岁男孩因放爆竹被崩瞎双眼,医生为他做了这项复杂的手术,使年幼的他免除了二次手术的痛苦,现在这个小孩的视力已恢复正常。
人才建设促发展
和衷共济创佳绩
作为市级重点专科,一院眼科抢抓机遇,突破自我,加快卫生专业人才建设步伐。“医疗卫生工作靠人才来发展,靠人才来提升服务,只有拥有大批优秀卫生专业人才,才能更好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鲁献斌如是说。医院对眼科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想尽一切办法为专业眼科人才引进开辟绿色通道。重点专科确立以来,先后有7名眼科学临床硕士来院安家落户。医院还扩展国际视野,特地从乌克兰国立医科大学引进了一名眼科学硕士,加速了与国际先进眼科学技术接轨的步伐。
市第一人民医院除完善人才建设长期规划外,还与省内外医学高校保持经常的联系,加强与上级医院和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合作,有计划地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医院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选派1名~2名业务骨干和中层管理人员到境外学习培训。外出进修学习者,除享受全勤待遇外,还享受全额绩效工资。该院还根据新技术、新业务、科研、论文、著作等分级分类给予奖励。
多年来,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的医护人员不仅为患者解除了病痛,也为我市医疗机构输送了大批技术人才,堪称“我市眼科医疗人才培训基地”。今年11月20日、21日,河南省眼科重点专科网络中心要在洛阳分中心也就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举办专业技能培训班,遂指定该院眼科两位医务工作者授课,由此可见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在全省眼科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此,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杜进发说:“这对于我们是荣誉,更是鼓励和鞭策。我们会珍惜这次机会,向同行学习,向先进技术学习,向疑难病症发出挑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仁义博爱,情系患者,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的医务工作者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悉心保护患者的心灵之窗,令患者眼前的世界更加美好,让他们尽情享受美好的人生。光明所托,健康所系,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将继续为人们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艾 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