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燕锋 通讯员 孙耀敏)昨日从市民族宗教局获悉,今年以来,为帮助全市民族村解决困扰已久的吃水难、行路难、教学环境差、村民就医不方便等问题,目前,全市26个单位已投入扶贫资金近200万元,对全市46个民族村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帮扶。
“等工程完工后,我们就不再为吃水犯愁了!”昨日,提起市地税局资助13万元建设吃水工程的事儿,宜阳县白杨镇五区村村民温红道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白杨镇五区村有200多名回族群众,是我市一个典型的民族村。听说村里的吃水工程已无法满足群众需求,与该村结为对口扶贫单位的市地税局多方筹资13万元,为该村新建吃水工程。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很快,24小时不间断的自来水就会送到村民家中。
洛宁县长水乡长水村有2200多口人,其中回族群众860余人。人畜饮水难和村办学校条件差等问题困扰该村多年。市人事局有关领导带着我市五家爱心民营企业资助的20万元来到该村,资助该村饮水工程和村办学校教学设施改建工程。
帮扶民族村,26个单位个个都不落后。市扶贫办已向两个对口帮扶村投入资金50多万元;市教育局向两个对口帮扶村各捐款10万元解决吃水问题,并向孩子们捐助3000元的图书等;市卫生局除筹措帮扶资金8万元,为帮扶村修建一条长1.2公里、宽4米的户户通道路外,还积极争取,免费为全村35岁至59岁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
目前,各县(市)区的创建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瀍河回族区为创建活动拨付专项启动经费10万元,区委、区政府与各乡办事处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栾川县、偃师市和西工区等也都拨出专项经费,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开展。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局局长王晓辉介绍,通过实地走访,他深深地感受到对口帮扶活动不仅化解了许多民族纠纷和民族矛盾,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改善生活环境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