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组人员向记者介绍用救援绳空中悬吊救人的经过。 |
|
参加救人的东航7857号机组成员。 |
|
森林消防直升机起飞。 |
|
机务人员通过底舱门放下救援绳索。 | |
日前,本报刊发《救援直升机从洛阳起飞……
》, 介绍1月2日至3日从洛阳起飞的飞机救助两名灵宝籍船工事件。19日,本报记者登上直升飞机,体验飞机救人的惊险。
19日中午时分,我们赶到洛阳机场南停机坪,省航空护林东航7857号机组将要执行 演练飞行任务。我们准备随机采访,乘机体验空中飞行和救人的惊险。
1月2日那一天21:10,东航通用公司7857号机组向洛阳机场调度室递交飞行申请,准备翌日7时起飞赴灵宝救人。按照民航工作程序,临时飞行需提前至少5
个工作日向空中交通管制部门递交预先飞行计划申请。从申请到批复,常规需24小时。而这次紧急救人飞行,从申请到批复只用了2个小时。
在等候两位机长和省森林航空消防站工作人员的空档,机务人员向我们介绍了那天救人临时改造的救援绳索。这根40米绳子一端打结做成套环,这是考虑到被困人员的精神和体力都较差,届时只要抓住绳头,套在腋下,两手拉紧,直升机便可将人从船甲板上提起来,吊运岸上。
记者亲身体验一下,虽然绳索拉紧时身体被紧勒得有些不舒服,但同时也确保了被救的人不会从绳套中脱落,的确是个简单又实用的法子。
伴着发动机轰鸣,巨大旋翼飞转起来,强烈气流裹挟着沙土劈面袭来,使人站立不稳。12:30,我们登上直升机,滑行至起飞线,机长加大油门,直升机缓缓离地升空。这次航线是洛阳机场——偃师——登封——郑州——洛阳机场,飞行时间3个小时。
我们在300米空中飞行,机舱内发动机噪音很大,人们谈话需要凑近大声喊。遇有空中气流,直升机便上下颠簸,好像大海上的一叶小舟。每次下坠,都让人心里一紧。但我环顾机舱里,其他人都在各司其职。机务人员神态自若地在走动巡检;森林航空消防站工作人员打开地图,一边观看窗户外面的地形地标,一边用手持的GPS检查航线。
其实那次救人行动冒了极大风险:一旦飞太低,旋翼强大气流吹翻船只、半空悬停时,来一股气流,机身大幅移动、驾驶员在前舱观察不到机身正下方的情况,下放的绳索在紊乱气流下,缠住船体和桅杆,甚至甩上飞旋的翼片,可能机毁人亡……
机身下,飞快地掠过村庄、田地和城市。在预定的取水点和临时降落点,直升机轻捷平稳地进行长时间悬停演练,最低处仅有一树之高。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旋翼的舞动下,温室大棚的塑料布猛烈抖动。
15:25,洛阳机场跑道出现在我们前方。对准航线,15:30,直升机降落在洛阳机场,结束了这次空中演练。
本报记者 潘郁 陈占举 实习生 王小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