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部唯一被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选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的成都市武侯区,如今已“十月怀胎”。
一道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深层次命题,公开的主角是县委,内容是权力运行,路径是“确权勘界”与制度创新。武侯的“谋篇布局”,正是围绕议事决策、干部选任、信息公开和多维监督四个关键环节展开……
为权力运行立下“规矩”
1.清理明确了9项区委常委会权力事项,细化了党代会、全委会的权限,梳理了区委各部门的职权,对权责不清的予以明确,对超越职权范围的予以纠正,对履职不到位的予以强化。
2.推行党代会年会制和党代表任期制,并规定全委会次数每年不少于4次,党代会、全委会的权力被进一步扩大,在区委议事、决策中的作用被加强。
瘦身“一把手”权力
1.“一把手”除了“领导职位空缺”等四种硬性条件外,杜绝临时调整干部。即便调整,“一把手”也只能提人选标准不提具体人选,提选拔要求不提选拔范围。
2.后备干部由干部群众提名、领导干部人选从后备干部中产生,将选人用人的关口前移,让全区干部“埋头”干事,“对下”负责。
3.区管领导班子正职则采用全委会票决制,区委书记的一票与委员或常委的一票价值相同,举手表决变票决,公开转向秘密,避免了常委们“被举手”。
4.在全委会、常委会上的重大事项议题,必须吸纳基层议事会等意见,经过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和社会听证,并进行无记名票决。
县级党务公开新突破
1.建立区委“六会”列席制度,列席人员包括社区干部、私营业主、普通居民等,会前3天将各项议题发给列席人员思考,防止走形式。
2.区常委会会议纪要挂在网上,权力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区委领导、区委各部门近期工作情况等也向社会全面公开。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