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洛阳农科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洛旱9号、洛旱11号、洛旱13号、洛麦21号、洛麦23号同时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创下了国家实行农作物审定制度以来,同一单位同一年度通过国审小麦品种数量的新纪录,占去年国审冬小麦品种数量的1/5,占河南国审小麦品种数量的1/2。
这一奇迹,被国内同行归功于洛阳独特的小麦育种模式。那么,市农科院是如何练就“洛阳模式”的?
“洛阳模式”造就育种奇迹
去年,我市能在严重干旱年份取得小麦丰收,不能不提起洛旱系列小麦品种。市农科院近两年陆续通过洛旱2号、洛旱6号、洛旱7号国审,国审小麦品种数量达到8个,小麦育种水平保持国内领先。
“洛阳模式”的特点可概括为:在小麦育种策略上,以培育水旱兼用的半冬性品种(系)为主,抗旱性、适应性与丰产性并重,满足旱地小麦生产在不同环境下的要求。
近年来,市农科院在抗旱小麦品种形态研究方面,以“株高刚性度”和“粒库弹性度”的评价指标,育成了我国首个国审矮秆抗旱小麦新品种洛旱2号,这个品种成为多年来河南及黄淮其他旱地小麦区试对照品种;选育出抗旱节水的国审洛旱6号,成功解决了抗旱与高产相矛盾的问题。嵩县阎庄50亩洛旱6号示范田亩产达607.4公斤,创我国旱地小麦高产新纪录。
为准确快速地鉴定出小麦品种
(系)的抗旱性,洛阳农科院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建造了国内第一座人工活动干旱棚。小小干旱棚,解决了科研大难题,成为小麦科研成果的“温床”。
机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粮价是百价之基,麦价是粮价之基。”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到市农科院试验田、示范基地调研,协调解决科研中存在的难题。
市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高海涛说:“洛阳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的育种速度之所以这么快、成果这么多,离不开科研创新。”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种子被誉为农业之母。现行的农作物品种审定实行的是国家和省两级审定。育成一个省审小麦新品种,往往要经过数百次试验,从设计、选育、繁育到区域推广要10年左右;育成一个国审品种,少则10年以上,甚至几十年劳而无获。
洛阳农科院建于1941年,以旱地农业为中心。历史积淀厚重、种质资源丰富、科研人才聚集等因素,都为市农科院小麦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旱不高产,高产不抗旱”看似水火不容,市农科院在小麦育种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多年来抗旱育种的实践,吸取国内外旱地小麦先进的育种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创新了我国小麦抗旱育种技术,解决了单一环境条件下,性状表达不充分、选择准确度差的难题,育种效率明显提高。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还解决了旱地小麦品种抗旱不高产的问题,被国内20余家小麦育种单位借鉴。
人才战略确保科研后劲
市农科院注重走出去,引进来。在人才、资源、经验、成果、设备等方面取长补短,加强合作交流。该院与前南斯拉夫、比利时的农业部门以及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建立协作关系,先后邀请80余名专家学者前来访问,同时选派9名专家到国外培训。
作为国家旱地小麦区试的主持单位和小麦、旱稻抗旱性鉴定定点单位,市农科院院长张灿军是河南省旱地、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小麦区试与生产试验主持专家及河南省重大攻关课题“旱地小麦新品种选育”项目主持人。他和他的科研团队,用行动诠释了“洛阳模式”。
近30年来,张灿军先后主持和参与选育出17个抗旱节水高产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近2亿亩,创经济效益15亿余元,为我省旱地小麦良种的更新换代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参与制定的《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程》被农业部确定为行业推荐性标准,成为“全国旱地小麦标杆性标准”。
“洛阳模式”,创造育种奇迹,并将不断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