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风云际会见本色 大浪淘沙现真金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0 年 6 月 2 日 星期    【打印】  
风云际会见本色 大浪淘沙现真金
——记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继志
  陈继志总经理出席洛阳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
  陈继志总经理陪同苏尔寿公司(全球500强)代表考察产业基地。
  膨胀节产品广泛应用于全国大中城市。
  压力容器产品广泛应用于石化、煤化行业。
  双相不锈钢产品与国外著名公司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海上第一桥——东海大桥全部采用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的桥梁支座技术。
桥梁支座产品应用在高铁和城际轻轨上。
  陈继志,特种材料研究员,现任双瑞集团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自2007年上任以来,他带领双瑞特装公司以年均70%以上的增速快速发展,特别是2009年,在金融危机中逆势而上,逆风飞扬,经营总额增幅超50%,全年生产、经营总额双双突破9亿元。陈继志低调为人的生活态度和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共同折射了他独具特色的企业家魅力。

  抗击金融危机的“大赢家”

  时隔半载,对于2009年抗击金融危机之战,陈继志仍然记忆犹新。当容器产品市场缩水80%的时候,很多人关心地问他:还能不能扛得住?他笑着回答:等着吧,好戏在后头呢!

  赢在产业结构。西方有句谚语: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陈继志深知商海风浪无常,牢牢确立了以“膨胀节、压力容器、桥梁支座、铸钢”为四大支柱产业、国内外市场共同开发的发展战略,坚持走“分重点发展四大产业”之路,“不转弯,不刹车,只调整油门大小”。尽管短时间内各个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几年下来,四大产业都获得了长足发展:几十年来不瘟不火的膨胀节产品稳中有升,以年均3000万元的速度增效,产值从2006年的不足1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1.5亿元。与此同时,公司完成了对主编的国标《金属波纹管膨胀节通用技术条件》的修订工作,进一步增强了行业话语权;压力容器产品取得了A2级制造许可证和ASME “U”钢印证书,并取得了D1、D2级设计许可证,改变了公司无压力容器产品设计资质的状况,并于2008年迎来了发展高峰,实现年产值近2亿元;桥梁支座产品经过多年积蓄,不仅在公路桥梁市场获得了稳定的地位,而且成功进入铁道部物资采购名单,为进一步打开铁路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铸钢产品通过技术引进和集成创新,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外贸市场份额呈不断扩大之势,产值从2006年的4000万元,发展到2008年的1亿元。四大产业“东方不亮西方亮”,确保了市场行情一年四季春常在。

  赢在把握大势。市场竞争,得大势者得天下,君子相时而动,顺势而为。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很多项目处于暂缓或暂停阶段。性格温和的陈继志不急不躁,低调而又坚毅地瞄准了国家4万亿拉动内需计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公司对市场进一步细分,重点发展路桥建设、城市管网市场。陈继志指挥技术、营销、生产、保障四体系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使桥梁支座项目、膨胀节项目与国家总斥资1.5亿的重大基建项目和总斥资3700亿的民生工程项目完美对接。桥梁支座产品在京沪高速、石武客运专线、宁杭铁路等重大项目中得到应用,产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膨胀节产品在北京热网、天津热网的“重量级”项目中得到应用,进一步稳固了行业领军地位;公司全年新签合同、完成合同双双突破9亿元,同比增长50%、30%以上。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陈继志在危机面前不低头,在困难面前不避让,科学决策,危中求机,闯出了一条“抗危机、保稳定、促发展”的典范之路。

  赢在行业品德。品,指的是产品的品质,双瑞特装公司视质量为生命。陈继志说:“可以自豪地讲,北京长安街等重要区域的地下管网,之所以使用我们的膨胀节产品,就是因为我们的质量有100%的保证。”北京热力集团曾经把一个超时服役的膨胀节拆下来进行金属疲劳分析。经权威分析,专家组告诉他们:至少可以继续使用10年!2009年,北京热力集团就膨胀节产品与双瑞特装公司又签订5000多万元的合同。德,指的是商家的商德,企业发展,小胜靠勇,大胜靠德。2009年8月10日,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一个关键的波纹管膨胀节突然开裂,主动求援双瑞特装公司。双瑞特装公司不谈价格,先施援助,连续加班赶制产品,提前5天把产品送到炼油厂并安装好。双瑞特装公司高质量的产品和急用户之所急、想用户之所想的精神,得到了大庆石化公司的高度称赞。事后,大庆石化公司向双瑞特装公司赠送了“铸企魂写兄弟情,施援手解燃眉急”的锦旗。“明去暗来,好善必昌”。近年,太原、包头、银川等大中城市的膨胀节用户,在得到双瑞特装公司的火线援助之后,都成了忠实的客户。老客户们则因为双瑞特装公司牌子老、技术新、质量高、标准权威、服务到位,“一旦拥有,别无他求”。

  转变发展方式的“领跑者”

  发展方式的转变,始于观念的转变。

  阅尽沧桑,四十不惑。2004年,步入不惑之年的陈继志经纶人生世务之后,心若明镜,积极而又坚定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践行真理的漫漫征途。在陈继志眼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陈继志认为,“转变发展方式,等不得,慢不得,靠不得,一定要主动转变,率先发力,敢于抢跑。”2007年,特种装备行业竞争温和,多数企业依靠密集型劳动、粗放式发展依然能够获得可观的市场利润。陈继志却志不在此,他主动求变,带领公司率先起跑。

  引导公司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离不开技术创新。身为特种材料专家的陈继志对“创新”二字有独特的理解,他常常这样对全体员工说:“创新,并非高不可攀的事情!创新,就在身边。科技发明和技术专利固然是创新,但是工艺改善也是创新,优化流程也是创新,优化管理更是创新。每一名职工的岗位职责不同,创新标准也应该不尽相同,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科学的改善,就是创新。”随着《双瑞特种装备公司研发项目考核奖励办法》的出台,公司针对不同的工作人员、不同的创新能力,提出不同的创新要求。公司每年都会拿出上百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各种形式的创新举措,全面点燃了全体员工求实创新的热情。2009年,公司投入科研经费4000多万元,共承担课题33项,承担技术创新项目25项,申报专利10项,针对瓶颈问题提出工艺和方法创新项目18项。国家“863”项目、“供热工程用DN1400 PN2.5MPa外压轴向型膨胀节研制”和“MTO反应气体大型管道补偿元件研制”等科研项目成效显著,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展方式的转变,依赖管理模式的转变。

  陈继志说,他心目中的中央企业,一定要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强劲竞争力的代表、持续发展力的代表。为了配合并保障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陈继志在公司内推进了以“精益化管理”为核心内容的系列改革措施。所谓“精益化管理”,指的是一种强调过程管理、加强过程监管的国际先进理念。双瑞特装公司牢固树立“一批流、匹配生产”意识,立足质量效益,着眼长远发展,进行生产流程梳理,生产工艺优化,产品质量提高,管理制度改善,着力解决制约生产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陈继志引导管理人员解放思想,积极创新,根据“质量效益最优化”的终端生产要求,倒推管理过程,深入挖掘“精益化管理”精髓,总结出适应双瑞特装公司发展要求的管理经验。

  公司的刚性制度和柔性管理,很好地阐释了管理的精益化。

  在陈继志的领导下,公司自下而上实施“一书一卡两记录”制度,切实加强对科研、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不断提高工作的可追溯性,既避免了重复性犯错,又为保持质量稳定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公司还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开展对“一书一卡两记录” 实施的考核,疏通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形成并反馈指导意见,有效发挥“一书一卡两记录”制度的监察和指导作用,圆满完成了质量、服务零投诉的预期目标。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公司还实施“周例会、月汇报、年总结”制度,奖惩分明,令行禁止。

  柔性管理指的是根据工作量的变化,适度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2009年,双瑞特装公司桥梁支座车间生产任务呈“井喷”之势,支座生产车间深入开展精益化管理,在人员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产能从原来的2个多亿元迅速提高到6亿元。陈继志说:“同样一批人、同样一批设备,工艺流程优化后、工作积极性提升后,生产效益就会大幅提升。”精益化管理,约束了主观随意性,调动了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双瑞特装公司走上了集约化发展之路。

  追寻顶峰景色的“登山人”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

  陈继志,中等身材,衣着朴素,语气平和。有事没事他爱到车间里走走,碰上有思想问题的青年人他爱唠叨上几句,碰上生活有困难的职工他就慷慨解囊。就是这样一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中年男人,自2007年担任公司总经理以来,带领双瑞特装公司一年一个台阶地跨越式发展。公司销售收入2006年还不足2亿元,2007年近4亿元,2008年达6亿元,2009年近10亿元,年均增长率70%以上,人均创收100万元。在双瑞集团公司年终表彰大会上,双瑞特装公司成为获奖人数和获奖项目最多的单位。

  翻阅他的科研历程,可以看出他平易近人的背后,是对自己极为苛刻的要求。身为特种钢材料研究员,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特种钢铸件研发和制造工作,主持了多项军品和民品的科研、开发、制造工作,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并解决了多项重大工程问题,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和上级部门的表彰,其中“可加工稀士钴永磁材料研究”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舰船新技术研究”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精密铸件及特殊钢”获市级科技产业三等奖,“B10管材及管件”产品开发获市级专项特等奖,“超高强度螺栓研制”解决了困扰海军4年之久的难题。

  他语气平和,当他描绘公司发展愿景时,仿佛是在轻声叙述一个遥远的故事。仔细一听,原来是公司的发展战略!

  陈继志说:“后危机时代,市场依然生机勃勃,但已经失去了春天的故事般的温情脉脉。公司计划通过项目的实施,形成以桥梁支座设计技术和产品为核心,包含与之相关联的桥梁附件产品系列;形成以压力管道设计技术和膨胀节产品为核心,包含与之相关联的管道附件和管道设备产品系列;形成“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产品研发体系,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

  他喝了一口水,继续娓娓道来,“公司计划短期内通过国内IPO上市募集资金。总投资15亿元,新增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实施特种装备与材料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购置各种先进、高效能的设备,提升产业水平,达到年产30亿元的设计产能;扩大和提高研发生产能力,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特种装备研发中心。”

  听完陈继志的描述,笔者突然想起了英国著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的故事。当人们询问乔治为什么要攀登世界最高峰时,他回答:因为山在那里!

  陈继志,何尝不是一名朴素而又执著的“登山人”呢?!

  霍海刚 段江玮/文 贾洪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