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8版:国际新闻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以再次拦截人道救援船
漏油油井戴上了“帽子”
不是UFO 是“猎鹰9”
约3万名埃及男子
娶以色列人或丢国籍
“二房”被曝出轨怀孕
南非总统紧急回国
印度持续高温天气
新加坡涂鸦
瑞士男或遭鞭刑
工矿强县:栾川富强的坚实支撑
莲舫成首位华裔大臣
“以商招商”成偃师市主打牌
普京接受小男孩批评
“脸谱”助“母子团圆”
尼铅污染致250多人死亡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6 月 7 日 星期    【打印】  
延伸阅读
“二房”被曝出轨怀孕
南非总统紧急回国

  ◆“二房”被曝出轨怀孕

    南非总统紧急回国
    就在世人翘首以盼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开幕之际,南非“第一夫人”红杏出墙的传言却甚嚣尘上,让正在印度出访的南非总统祖马颜面扫地。据悉,这回给祖马戴“绿帽”的是其现年35岁的二夫人纳都利,目前正在随祖马在印度访问。南非当地媒体日前刊出一封匿名信,信中声称纳都利和贴身保镖芬达·托莫有染,并且很可能已经珠胎暗结。而芬达·托莫则在东窗事发后“畏罪自杀”。丑闻曝光后,南非举国哗然,祖马被迫紧急回国处理危机!
  “二夫人”与保镖偷情珠胎暗结
    南非总统祖马与其“二夫人”农普梅莱洛·纳都利·祖马于6月2日飞抵印度西部商业中心孟买,开始对印度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这是祖马就任南非总统后首次出访印度。让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总统和“第一夫人”前脚刚跨出国门,南非德班市的祖鲁语报纸《伊兰加报》后脚便抛出一枚“重磅炸弹”。该报刊出一封匿名信,声称纳都利和来自索韦托黑人居住区的贴身保镖芬达·托莫有染,发生了婚外情。
该信中写道:“目前家族中议论最多的是,纳都利腹中的孩子究竟是谁的?是祖马的还是她前贴身保镖的?”信中进一步指出,“纳都利有一阵曾与祖马分居,并且彼此互不说话,正是在这个期间,她神不知鬼不觉地怀上了身孕。”信的末尾落款是“关切此事的家族成员们”。
  龙种还是野种? 有待“亲子鉴定”
    《伊兰加报》指出,虽然此信有“家族成员”的署名,可是寄件者真实身份不明,而芬达·托莫在东窗事发后已经“畏罪自杀”。而就在此之前一周,有媒体报道称纳都利已经怀上祖马的第21个孩子。如今,伴随着纳都利外遇的传言不断扩散,她所怀的是否真是“龙种”不禁受到广泛质疑。
据悉,现年35岁的纳都利是祖马现任3位夫人中的第二位。两人2008年结婚后,已经育有2个孩子。由于年轻且善于社交,纳都利深得祖马宠爱,经常高调出现在各种公共场合。不过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此番涉嫌给总统“戴绿帽”,为了避免遗产纠纷,她腹中的孩子一旦出生后看来将少不了接受“亲子鉴定”。
总统回国“灭火”召开家庭会议
    6月11日,世界杯开幕式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足球城”举行。南非总统祖马届时将以东道主身份,迎接来自全球各地的贵宾。偏偏这个节骨眼上,南非第一夫人红杏出墙的传言甚嚣尘上,不禁让祖马颜面扫地。后院失火后,祖马匆匆结束印度之行,于5日动身回国,以便与3位夫人、孩子和家族成员召开紧急家庭会议。
结过5次婚 现有3位“第一夫人”
    据悉,现年67岁的祖马来自奉行一夫多妻制的祖鲁族,迄今结过5次婚,其中一位妻子离异,另一位妻子自杀,现在仍有三位妻子,并列第一夫人。祖马的第一房妻子是恩科扎萨纳·德拉迷尼,她已在1998年和祖马离婚,不过她至今仍然是祖马最信任的助手之一,并被祖马任命为内政部长。祖马第二房妻子是凯特·曼特索,但她已于2000年自杀。
目前仍陪伴在祖马身边的妻子有3位,一位是1973年与他结婚的第三房妻子斯扎科勒·库玛罗(现任“大夫人”),另一位就是2008年才与他结婚的第四房妻子农普梅莱洛·纳都利(现任“二夫人”),再一位是今年元月才迎娶的第五房妻子、36岁的德班市社交名媛托贝卡·马比亚(现任“三夫人”)。
  “二夫人”与“三夫人”经常争风吃醋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元月祖马和托贝卡的婚礼上,身为祖马“二夫人”的纳都利并未出席。还有人发现,早在2009年出席祖马的总统就职大典时,纳都利为了站在祖马身旁,就曾与托贝卡互相推搡,显示对于这位“潜在的对手”深感不悦。
    据报道,除了结过5次婚,祖马还在外面偷过腥。今年2月,他承认于去年和他的好友——南非世界杯筹委会主席欧文·科萨的女儿索诺诺·科萨发生私情,导致索诺诺珠胎暗结并在去年10月生下一名女婴。据悉,这是祖马的“第20个生物学儿女”。 (据搜狐网)
  
   ◆加沙被封锁多年成“寄生城”

    民众用珍稀物种充饥
    在5月31日国际救援船队遭以军袭击后,加沙这一似乎被长期“遗忘”的地区终于再现国际媒体头条。6月5日,驶往加沙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船“雷切尔·科里”号再遭以海军拦截,以军登船,双方没有发生冲突。
  自2007年哈马斯控制加沙地带以来,以色列就对这个约150万人口的地区严格封锁,企图通过“集体惩罚”迫使哈马斯就范。3年的封锁给加沙地带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当地民众生活困苦不堪,70%以上的加沙居民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用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的话来说,加沙已成为一座巨大“监狱”。就连以色列最忠实的盟友美国也不得不承认,“加沙地带的人道危机现状是不能接受的”。长期封锁让加沙民众逐渐陷入绝望。可以说,如今的加沙就是一座愤怒的“监狱”。
  当加沙民众困苦中挣扎时,以色列人也在火箭弹中度日如年。尽管国际社会有关解除加沙封锁的呼声极高,但在以总理看来,结束封锁“将对以色列造成极大安全威胁”。很显然,封锁并没有使以色列变得更安全。
 水深火热:
  加沙成为一座“寄生城”
  本报讯 在长期的封锁下,国际社会的人道援助成为维系加沙民生的重要支柱。世界粮食计划署估计,加沙地带150万巴勒斯坦居民中,80%靠接受人道主义救济维生。可以说,加沙正在变成一座“寄生城”。
  住房建材严重匮乏
  2008年12月~2009年1月,以军对加沙地带发起所谓“铸铅行动”。加沙共1400多人死亡、约5500人受伤;4000多座房屋被毁,1.7万座建筑遭损坏,1500家工厂受损,许多家庭丧失全部财产。另外,战争还造成加沙约5万人无家可归。此后,以色列全面提升封锁级别,加沙陷入持续的人道危机。
  由于担心哈马斯利用建筑材料构建军事设施,以色列禁止任何钢筋、水泥等物资进入加沙,即使联合国也无法将建筑材料运入加沙。由于建筑材料匮乏,价格也相应暴涨,当地遭破坏的建筑无法被修复,断壁残垣只能凄凉地“滞留”原地,道路也是年久失修。
  作为目前加沙城里唯一的中国人,15年前远嫁到加沙的北京姑娘曲阳和她的孩子们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因为封锁,我先生的建材生意早就做不下去了,原材料进不来。”曲阳说,“不只我们家,整个加沙都没有混凝土、钢材,战后加沙的废墟还是废墟。”
  加沙退回“原始时代”
  为了拥有栖息之地,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只能把遭摧毁的建筑手工拆除,然后用畜力车将废料运送到水泥厂回收再利用。有人甚至不得不用黏土造房,杰哈德据说是加沙第一个用黏土建造土坯房的人。他从野外挖黏土,制成土坯晾干,用来盖房子,而屋顶则用木材覆盖。如今,效仿杰哈德的人却越来越多。除原材料易得之外,低廉的价格也着实让人心动。
  杰哈德透露:“这样一座房子成本不过4000美元,而用普通建筑材料建造一座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通常耗费1.5万美元左右。”这样的土坯房十分简陋,以至于法塔赫嘲笑哈马斯控制下的加沙退回到“原始时代”。
  曲阳觉得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加沙市场上的东西越来越贵,也越来越少,人们渐渐习惯依赖地道走私运进加沙的物品,当然也要忍受由此带来的高物价。“从文具到孩子需要的药,统统要托人带,不然就要托人从地道买。”由于此起彼伏的战火以及多年的封锁,加沙的电力资源十分紧张。因为停电,冰箱里的东西也搁不了多长时间。很多有条件的家庭都有小的发电机,让冰箱每天工作那么几个小时,保持食品不要坏。在如今的加沙,像奶酪这样的加工食品正成为人们的主要食品,因为它们不容易坏。
  用珍稀物种充饥
  根据国际规定,加沙西部沿海有15公里的捕鱼区,但目前以军仅允许加沙的渔民在距海岸线3公里的范围内打鱼,以军舰随时巡逻,向越线的渔船开火。由于捕捞过度,加沙沿海的鱼虾几乎绝迹。加沙渔民和当地海洋官员称,由于加沙人的生活陷入绝望,一些珍稀物种已沦为饥饿人类的果腹食物。据《时代》报道,赤蠵龟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但加沙渔民打捞到赤蠵龟后,却高兴地将它们带回家吃掉。
  加沙海洋渔业联络官希斯说:“大鱼要在9公里海域外才能发现,但渔民们走不了那么远,他们只能捕捞能捞到的一切。”捕捞赤蠵龟只是加沙生态濒危的一个信号。希斯说,渔民们开始使用从埃及偷买的网眼更小的渔网,这已违反了海洋捕鱼规定,这样做最终将导致无鱼可捞。如果情况继续下去,将毁掉这里的生态环境。
  尽管加沙人捕鱼存在危险,但希斯说,捕鱼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除此外没有其他办法,我们过去有100多条小船捕鱼,现在却有400多条。新渔民的介入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压力,一些非传统捕捞方式开始引入,比如用炸药或者下毒,这些方法比向海中排废水更加危险”,许多渔民称之为进行一场“生态战争”。渔民阿布说:“这是赤裸裸的恐怖主义,有时我们才像被捕捞的鱼”。
  年轻人苦闷彷徨
  目前,除记者、联合国工作人员和特殊外交使团代表人员,普通人无法进入加沙。而对加沙城里的150万巴勒斯坦人来说,要想离开到加沙以外的地方,根本就是幻想。
  围困在这里的加沙人无处可去,或逛逛加沙城里的街道,或到海边喝杯咖啡,仅此而已。对于年轻人来说,小小加沙根本无处安放青春,沙丘中飙车成为很多人发泄的一种途径。危险的是,为了排遣寂寞和生活的苦闷,有些年轻人选择了“嗑药”。
  “曲马多能令我平静,甚至感到快乐。”19岁的扎拉达说,面对记者的注视,目光躲闪。“我每天都要吃上几片,缓解精神压力。压力大时,我吃得更多,这样能达到精神上的完全麻木。”曲马多本来是止痛药,却被加沙的年轻人发现具有麻痹神经甚至达到愉悦的副作用,于是在这些年轻人中名声不胫而走,形成了一群“嗑药族”。扎拉达说,他通过朋友从地道带这些止痛药,当没有钱付药费时,他就为朋友干活,“什么活都干”。“有时我觉得我像一只困兽。”扎拉达说,“只有吃药,我才能觉得平静。”
  物价高企、失业率高和围城状态,是造成加沙青年人四处寻求刺激的原因。据联合国最新统计,65%的加沙居民生活在每天不到2美元的贫困线以下。
  绝处求生:
  加沙“地道经济”蓬勃兴起
  本报讯 在以色列的严密封锁之下,生活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长年依赖国际的人道主义援助。但由于担心救援组织和哈马斯里应外合,以色列对于外界的援助一直心存戒备,多加阻挠。
  但加沙的民众没有坐以待毙,为突破以色列的封锁“各显神通”,“地道经济”蓬勃兴起。
  “地道经济” 兴起
  紧邻埃及北部边境的巴方加沙地带南部拉法一带,看似普通的阿拉伯村镇地下,隐藏着纵横交错、直通埃及的数百条地道。以色列曾多次指责哈马斯利用这些地道走私武器,但对遭封锁而缺乏各种必需品的加沙居民来说,这些地道却不可或缺。
  为获取生活必需品,加沙地带地道越来越多。当地媒体称,光是要向哈马斯缴税的地道就达200多条。加上一些更隐秘的地道,加沙地道总数可能上千。据估计,加沙的商品中,至少有2/3需要用地道物流的方式运送。“挖掘这样一条地道我需付5万美元。”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道所有者说,“拉法有一半人靠地道生存,一旦失去地道,拉法上千个家庭都会挨饿。”
  地道产业创就业
  在拉法街头,时常可看到一桶桶汽油、一盒盒香烟在地摊上兜售。当地人纳赛尔说,这些商品都通过地道从埃及偷运而来,价格比正常价格高数倍。一盒在埃及售价约为1美元的香烟到了加沙,身价飙升至5~6美元,但由于加沙地带物资奇缺,价格再高仍有市场。据联合国官员估计,进入加沙的生活物资有15%以上通过加沙南部地道偷运进来。
  地道产业为加沙逾1.2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这其中包括挖掘者、铲车司机、商人和一些工匠。在恶劣的就业环境下,除了与地道有关的事情,人们无事可做。一位不愿意透露真名的大学生说,自己在阿扎尔大学上学,课余时间,就帮着商人们挖地道,每天能赚大约28美元。
  虽然收入可观,但从事地道挖掘与走私也有巨大风险。挖地道作业难度大、施工复杂,而又由于工程简陋和土质、降雨等原因,地道坍塌事故常有发生。一名利用地道偷运货物者说,防毒面具是他们在地道“穿梭”时的必备工具,因为埃及方面为打击地道走私,有时会在埃及一侧的地道尽头放烟或直接将出口炸塌。
  加沙地带的地道迷宫一直令以色列方面寝食难安。据报道,以色列已投入数百万美元,动用大量军力,使用地下传感器等探测手段来对付加沙地带的地道网络,但收效甚微。
  从埃及寻求突破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6月1日下令,开放边境的拉法口岸,方便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运入加沙地带。拉法口岸是加沙地带通向外界而不经过以色列的唯一通道。可以说,拉法口岸的开通与加沙民众的努力分不开。
  自哈马斯控制加沙地带后,拉法检查站很少开放。2008年1月23日拂晓时分,拉法口岸部分围墙曾被武装人员实施爆破。数万计的加沙居民涌入埃及购买生活必需品,使以色列数天前的封锁措施失效。
  不断涌入的人群使口岸附近的埃及商店生意异常火爆。一些平日里每天只有不到20名顾客光顾的商店门前,往往有数百人排队等待购物,一些居民甚至因为争抢商品而发生斗殴。随着顾客越来越多,商品价格开始暴涨,有的售价已是平时的数倍。然而,这些都不能阻止加沙居民的购物热情,所有商品在几个小时内便被抢购一空。
  摧毁围墙的武装分子身份尚未可知,但该行动需要系统组织,如果没有哈马斯的默许很难完成。美联社说,拉法口岸被“突破”后,哈马斯的声望反而得到提升。哈马斯宣称,此举为打破以色列封锁的象征性事件。
  一意孤行:
  以色列恐成“国际孤岛”
  本报讯 以色列方面一意孤行的封锁政策,正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孤立。本次袭击救援船只事件中,以军过度使用武力使自己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损。
  目前,从中东到欧美爆发的反以示威活动就是明证。如果以色列继续漠视加沙的苦难,对国际社会的要求置若罔闻,它有变成“国际孤岛”的可能。
  蛮干让美国难堪
  以色列袭击国际救援船只的“地震波”也传到了美国。《洛杉矶时报》严厉批评以色列“又一次把美国人拖入尴尬”,令后者倡导的中东和平对话及对伊朗新制裁通通受到威胁。一些情绪激动的美国评论家甚至将以色列成为“流氓国家”,听上去很像是美国对伊朗的咒骂。
  有分析称,以色列的强硬彰显了美国有气不能轻易撒的尴尬,最终会让奥巴马明白,“做以色列最好的朋友到底有多难”。4日,白宫方面指出,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封锁政策“不可持续,必须改变”。
  在英国《金融时报》看来,数月来美国一直寻求对伊朗制裁的支持,他们几乎要成功了,但以军一次失策的突袭却可能把事情搞砸。在很多国际观察家眼中,美以拥有这个世界最亲密的双边关系,没有美国这只雄鹰的庇护,身陷重围的以色列难以在中东立足。阿尔及利亚政治家布卡塔伊亚说:“我们不仅要谴责以色列,也要谴责美国。正是美国放任以色列为所欲为。以色列是美国骄纵的孩子。”但奥巴马上台以来,有关他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不和的传言不时传出。在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负责人达甘看来,“以色列正慢慢从美国的一项资产,变成一种负担。”
  土耳其疏远以色列
  以军袭击救援船只事件的发生,使以色列的外交和国际形象受到极大损害。对解除或放松对加沙的封锁,以色列不但对此置若罔闻,反而变本加厉,遭到国际社会特别是许多欧洲国家的强烈谴责。袭击发生后,土耳其外交部已召见以色列大使表示强烈抗议,土耳其民众也群情激奋,这个结果会导致土耳其这个地区唯一盟友,重新审视对以色列的盟友关系。
  与此同时,一种猜测在国际媒体上越传越凶:以军并没有成功突袭,而是中了某种圈套。德国《世界报》称以色列的表现“就像一个木偶掉进了陷阱。”英国《卫报》则说,这一事件对以色列而言像是灾难性的乌龙球。
  许多人认为,给以色列设套的正是土耳其。在这支国际救援船队中,土耳其人是其中重要的力量,在以军开火中的死伤者也多是土耳其人。这让人们不由得将这一切与土以近期关系的走向联系到一起。自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铸铅行动”以来,土以关系开始恶化。
  在加沙问题上,土耳其的强烈反应甚至超过埃及、约旦、沙特等阿拉伯国家。这固然是由于土耳其民众出于宗教原因支持哈马斯,另一方面,土耳其民众对以色列入侵加沙的不满,已经反映到了土耳其对外政策上来。埃尔多安政府正一改以前的亲以政策,开始逐渐向伊斯兰世界靠拢,也更加靠近伊朗。
  “孤城”加沙现状
  巴勒斯坦领土分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两部分。加沙地带面积365平方公里,人口150万。
  据巴以协议,加沙地带1994年5月成为巴勒斯坦率先实行有限自治的地区之一,一度成为巴勒斯坦的政治中心。2000年9月巴以爆发大规模冲突后,加沙很快成为冲突的核心。2003年4月,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问世后,以军逐渐从加沙地带北部撤出。时任总理沙龙制定了“单边行动”计划,就是要让“未来的加沙没有一个犹太人居住”,并开始大规模推行单方保护以色列安全的隔离墙计划。2005年9月,以色列结束了对加沙长达38年的占领结束。2007年6月,在巴方的内斗中,加沙最终被哈马斯控制。
  目前,以色列与加沙之间约51公里的分界线、加沙与埃及之间长达11公里的边界线,都处于以色列的控制范围内,约40公里的海岸线也受到以海军的实际管控。以色列在加沙外围修建了10米高的厚重水泥隔离墙,每隔十几米就有一座岗楼。隔离墙以外300米是安全隔离区,闯入隔离区者将遭无情射杀。 (据《广州日报》)
  
  ◆美国称土卫六存在生命迹象

    40亿年后可供移居
  据英国媒体6月5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表示,他们已经在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提坦上发现生命存在的迹象——某种未知生物正呼吸着提坦的大气,并以地表的燃料为食。
  NASA的研究结果主要建立在由美方和欧洲航天局主持进行的针对土星的“卡西尼-惠更斯” 号科学考察任务。“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利用先进的红外光谱技术对土星及其卫星的地表特征、大气层、光环和磁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在2008年7月发现提坦南极地区存在一个比北美安大略湖还要大出许多的湖泊。这样提坦就成为人类迄今为止在太阳系中发现的第二颗存在液体的星球,也是目前已知与地球最为相像的行星。
  报道称,“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深入分析了提坦表面的化学成分,最终发现有机化学物质遍布这个面积比月亮大1.5倍的星球。不过科学家称,提坦湖泊里的液体不是水,而是甲烷,因此他们估计曾经生活在提坦上的生命是以甲烷为基础的。
  对于是否存在生命这一点,NASA在报告中指出,首先,提坦大气中的氢气在吹拂到星球表面时就没有了,这表明氢气是被“提坦虫子”呼吸掉了;其次,“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发现提坦表面缺少一种特殊的化学成分,科学家因此认为这些化学物质是被某种生命消耗掉的。
  NASA天体生物学家克里斯?麦凯称:“如果我们发现的这些信息真的是生命存在的迹象的话,那简直是太令人激动了。因为这预示着宇宙中还存在着除水基生命外的另一种以甲烷为基础的生命形式。”
  科学家相信,提坦的化学组成非常适合生命的进化和成长,再过40亿年,地球就会被膨胀了的太阳吞没,不过到那时,提坦已然会发展为另一颗适合地球生命生存的星球,成为第二个人类理想家园。 (据中国日报网)

  ◆记错英女王“官方生日”

     美国务院贺电早发一周
   中新网6月6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6日报道,美国国务院前日误向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发送生日贺电,比预定庆祝日期早了一周。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尴尬地承认失误,惟不忘为自己开脱,表示祝贺“早一周总好过迟一周”。白金汉宫发言人表示,此事没冒犯成份,但无透露华府有否道歉。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贺电中赞扬英美的“特殊关系”,以及二战时还是公主的英女王担当领导和团结国民的角色。
  84岁的英女王生于1926年4月21日,但她有第2个由政府决定的“官方生日”,于每年6月某个周六,女王会检阅军队,而今年则定于6月12日。
  庆祝“官方生日”的传统始于已故英王爱德华七世,他11月出生,但希望生日阅兵仪式在夏天举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