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2版:深读周刊·非常阅读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行走在地下生死线上的团队
顶着骂声搞建设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0 年 6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行走在地下生死线上的团队
本报记者 李松战 通讯员 王治军 文 本报记者 曾宪平 图
  ①
  ⑦
  ⑧

    实行军事化管理,坚持长跑训练、负重万米行走;接警1分钟后,能够整装备待命。本月是安全生产月,记者走进煤炭矿山救护队,记录下他们的“实战演练”——

  灾难,是人类不得不永远面对的残酷现实。当灾难来临时,狰狞的死神时刻威胁着一个个脆弱的生命。于是,如何在灾难中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就成为应急救援队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诸多灾难中,矿难尤为引人关注——抢救生命的战场,是在深达数百米的黑黢黢地下,救援条件极其恶劣,二次灾难随时会发生,甚至致命……

  灾难来临时,正当矿井中的矿工想法脱身升井时,却有一批人毅然决然下井,只为拯救更多生命。他们,就是与死神抗争的矿山救护队员。

  6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近日,我们来到洛阳市煤炭矿山救护队。作为全市唯一一支处理矿井水灾、火灾、瓦斯、冒顶等灾害的救援队伍,它承担洛阳辖区内几乎全部煤矿与非煤矿山的救援任务,被誉为“行走在地下生死线上的团队”。

  救护队队部位于龙门大道835号,一个极为普通的院落。队长赵社政介绍,救护队成立于1960年,今年刚好满50岁。救护队现有38人,分为值班、待机和备班3个小队。

  这里的队员采用服役合同制,全部来自地方国有煤矿,普遍比较年轻,其中2/3在35岁以下。“我们对队员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每天早上要跑步到龙门桥后折回,每月要有几次长跑,半年做一次负重万米行走。在接到报警1分钟后,要求队员能够整理好装备待命。”赵社政说。

  在队部内,我们看到一条200米长的巷道,是专门用来日常演练建造的,走进去不见一点灯光,有的地段甚至直不起身。为让队员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救护队平时制订了严格的训练计划:高炮灭火、垒砖闭、挂风障等一般救护业务不定期举行,高温浓烟实战演习每季度一次,业务理论知识则每天学习、每月底闭卷考试……

  赵社政介绍,一旦赶赴事故现场,救护队员首先要下井进行侦察,将侦察得到的第一手宝贵资料上报抢险指挥部,在抢险方案确定后再下井科学施救。

  1984年,赵社政来到救护队工作,现在是全队资历最老的。“事故发生后,现场会有很多危险因素,包括冒顶危险、有毒有害气体、高温等。在施救过程中,我就多次遇到二次事故,因为一氧化碳中毒就昏迷过去好几次。”他说,“遇到危险,对我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平时压力大、抢救工作危险性大,为何还要从事这项常人看来极具危险性的工作?赵社政说,因为队员们接受过严格专业训练,有能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营救。“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帮助制订科学施救方案,减少伤亡。每次成功营救出遇险人员后,说实在的,我们心里也会有一种自豪感,觉得干这活儿也值!”

  有的获救人员,会在过节时候专门跑到救护队队部感谢;有的获救人员再次在井下看到救护队员检查时,会上前握住队员的手说:“是你们给了我一条命……”

  据统计,救护队成立以来,共出动抢险事故436起,包括瓦斯、水灾、中毒窒息、水灾、火灾等各类事故,救出遇险人员869人,其中经抢救生还的341人,在营救过程中,共有3名队员献出宝贵的生命。救护队多次获得政府嘉奖,最近5年连续被评为“河南省特级救护队”。

  (相关视频见洛阳网)

  ①勇往直前。

  ②利用生命探测仪现场搜寻“遇难者”。

  ③矿山救援队员在坑道内解救“遇难人员”。

  ④对“矿难现场”进行有毒气体测试。

  ⑤战前动员。

  ⑥架设风道。

  ⑦迅速转运“遇难人员”。

  ⑧迅速出击。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