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居民谋福利,在财政负担可以承受的前提下,我们应尽可能地为市民建设更多的公共设施,满足不同阶层的居民的不同需求。进一步增加和完善公共游泳设施,在人流密集、游泳需求较大的地方建一些免费或收费较低的游泳场馆。同时,可尝试将我市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适度开设天然浴场。
连日来,在洛河频频发生的溺水事故成为读者关注的热点。从6月29日起,《洛阳晚报》与市河渠管理处、市水上义务搜救队联合推出的“拯救生命”三大行动已全面展开,其中与市民互动的一项行动——招募爱心劝导员,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招募令”一见报,应者如云。
年年都有洛河溺水事故报道警示,可年年仍有人殒命洛河,这自然是值得人们惊醒与深思的一种悲哀。而开展“拯救生命”行动,招募爱心劝导员上岗劝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人们珍视生命的意识,减少悲剧的发生。此举善莫大焉,值得赞赏与推崇。
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杜绝野泳,我们不能只在“堵”上下工夫,因为,爱心劝导员的劝导,尽管满怀善意,但是不具备任何的强制力,市民是否愿意听从全看其当时的心情。况且洛河横贯洛阳东西,加之还有伊河等其他河流沟渠,有关部门能监管得过来吗?爱心劝导员能劝导得过来吗?因此,要想彻底“拯救生命”,最大限度地减少溺亡,还要在“疏”上做文章!
骄阳似火,酷暑难耐,一些市民把游泳当做盛夏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加上有这么美丽的一条大河,喜欢野泳的人自然难以抵挡这种有可能是致命的“诱惑”。游泳戏水的需求巨大,而集中在城市中的游泳馆,为数不多且收费较高,普通民众似乎难以承受。再加上游泳馆的场地小、人又多、空气也不好;相比之下,到洛河游泳则好比免费享受 “天然浴场”。虽然有些危险,但是,仍旧挡不住一些市民下水畅游的兴致。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于是,夏季危险水域戏水屡禁难绝,溺亡事件频发也就并不奇怪了。
溺亡不断,从另一个方面也折射出目前城市公共游泳资源还比较匮乏,不能满足市民游泳和消夏的需求。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居民谋福利,在财政负担可以承受的前提下,我们应尽可能地为市民建设更多的公共设施,满足不同阶层的居民的不同需求。进一步增加和完善公共游泳设施,在人流密集、游泳需求较大的地方建一些免费或收费较低的游泳场馆。同时,可尝试将我市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适度开设天然浴场,让野泳者能够安全地贴近自然,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市民野泳活动的需求,也能降低危险,减少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