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如何打发这漫长的两个月,市教育部门的统计显示,市区近80%的孩子都“无可奈何”地选择了社会上这样或那样的补习班。
面对鱼龙混杂的补习班,一些家长和社会人士又对其教学质量表示担忧,一些人甚至提出,假期里,学校的教育资源闲置,孩子们却“窝”在又脏、又乱的补习班里,为什么不能由教育部门出面,利用学校资源办一些兴趣班呢?
暑假里,孩子的教育责任到底应该有谁来承担?是家长,社会,还是学校?如何让孩子过一个快乐而充实的假期,补课是不是必须的?昨日,市教育部门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人士意见。
争论:假期是否该上补习班?
正方:要不要上辅导班?“肯定要!”,面对主持人抛出的话题,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学生家长赵明侃回答得非常干脆。
赵明侃说,自己的孩子今年要上初三,因为初三课业负担重,多数学校都会用一学期的时间学全学年的课,如果不补课,开学后孩子学习负担会更重。
对赵明侃家长的意见,学生家长张海宏也表示了赞同。她说,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孩子们从一走进学校就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不抓紧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教育部门明令禁止不让学校补课,可面对漫长的假期,不可能让孩子一直呆在家里,既然学校不补课,就只能让孩子去报社会辅导班了。
反方:与上面两位家长持相反意见的,是学生家长和力。
和力认为,假期就是让孩子们放松的,这种放松,是身心的双重放松。他说,孩子们平时在学校负担已经够重了,如果在假期里还得上辅导班、补课,孩子们的书包什么时候才能轻下来?假期里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玩!
但和力同时也认为,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假期如果一味对孩子放任自流也不行,如何让孩子们在假期既能玩得开心,又能受到教育,玩得有意义,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观点:假期还给孩子是把双刃剑
对家长们的不同意见,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白帆提出,国家、省、市相继出台意见,暑假不让补课,把假期还给孩子,其实对学生和学校来说,是把双刃剑。
白帆说,不允许学校补课,从表面上减轻了学校的负担,但实际结果是,孩子们都跑到社会上上一些鱼龙混杂的辅导班,这些辅导班不仅存在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他们既不关心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培养,也不会对学生进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培养,最终的结果是:学校用了很长时间才给孩子们养成的良好习惯,过了个假期回来,什么都没了。
对此,洛龙区教育局局长张欣也有话说。
张欣认为,国家提出取消学校补课,大方向肯定是正确的。因为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各个层面。但目前的实际结果是,放假期间,学校的教育责任结束了,家庭和社会却承担不了相应的职责:家长忙工作,对孩子的教育不可能像学校那样系统。个别社区尽管也在假期开展了各种活动,但由于整体环境和设施不行,所起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那么,在家长和社会的责任不能很好承担的这一过渡阶段,孩子假期的教育问题只能在各种辅导班里得到满足。
暑假教育的责任谁最能承担?
社区环境不健全,家长繁忙,孩子无聊……由于种种因素,孩子们无可奈何地走进了辅导班。
但显然,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大家都满意的。那么,假期里,孩子们的教育责任到底应当有谁来承担?综合各方意见,学校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那么,如果责任由学校承担,学校该给孩子们“补”点什么呢?市23中校长李学平认为,假期“补课”,补的不应该是知识,而应该是友情、亲情以及自我生存等各方面的能力,应当通过学校开展多学科的活动,让孩子们把日常学习中缺失的东西都补上。
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主任李玉峰也认为,孩子们假期到社会上上辅导班,一节课少则20元、30元,多则甚至上百元,这个费用对家长来说无疑是很大的负担,如果能由学校承担起教育责任,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训练,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洛龙区教育局局长张欣提出,暑假怎样过才快乐,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应该由政府牵头,以听证会的形式听取各方意见,同时根据洛阳的实际,制定措施,开展试点。张欣表示,如果将假期教育的责任交给学校,那么学校一定会根据孩子们的特性,为孩子们制定各种假期“菜单”,供他们选择。
还孩子一个游戏的童年
暑假咋过才快乐?我市著名学者叶鹏教授的观点是:还孩子们一个游戏的童年。
叶鹏教授认为,在假期里,最应该还给孩子们的是游戏,是快乐,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身心的锻炼和提高。
怎样让孩子过了快乐、充实的暑假呢?网友“奇石顽童”提出,快乐的假期,是在保证给孩子一定空闲的同时,让孩子能在玩中学、学中玩。
对此,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初三9班的和永悦代表孩子们说出了心声:
“每次放假,刚开始几天,总会特别兴奋,不用起早贪黑,不用每天写作业,可过不了几天,就觉得没意思、很无聊,因为没人玩,没人交流,没办法,只好去上各种辅导班。
其实我们也不想去上辅导班,天天挤公交车,教室里又热又乱。其实,我们挺愿意回到学校的,学校里开设一些兴趣班让我们拓展知识,每天再安排几节自习课,让我们完成假期作业,晚上有可能的话,让我们自己搞点活动,比如诗歌朗诵、才艺展示……让我们来学校就像进夏令营!”
暑假年年过,咋过既充实又快乐?亲爱的读者,如果您对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有什么好的想法,请拨打本报66778866热线电话,向我们提供你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及时向市教育部门反映,市教育部门也将综合各方意见,制定具体的措施,让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假期。 本报记者 李燕锋
充分利用时间!
爸爸,我能休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