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入选最佳阵容,阿联仍难露笑容。
| |
在为世锦赛练兵的斯坦科维奇杯(以下简称斯杯)上获得第三,中国队的名次应该说真实反映了其实力,毕竟澳大利亚队及斯洛文尼亚队来的几乎是大半主力的正牌国家队,实力还是比中国队略胜一筹。四场比赛过后,人们看到中国队在防守和精神面貌上的进步,却也存有“后场驱动”能否持续的疑问。
谁将搭上末班车
中国队主帅邓华德赛后曾说要带上现在所有的队员前往海外拉练,“我不想任何队员缺失这些重要的比赛”。但中国男篮领队张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说“拉练的名单尚在研究,回京后才能最后定夺”。矛盾的说法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在边缘人物的选择上尚存争议。
这次到柳州的中国队有15名队员,加上因伤未归队的朱芳雨和唐正东,全队共17人。斯杯除了董瀚麟因手伤未愈一场未上外,其余14人均获得上场机会。但从比赛过程看,仅在首场比赛中进入大名单却没打一分钟的易立,基本可列入被淘汰之列;仅出场不到3分钟的金立鹏亦命运堪虞。“小巨人”张兆旭在与其他内线球员的争夺中劣势明显,恐怕也难逃被裁的命运。
“后场驱动”能否持续
邓华德在上海队赖以成名的“后场驱动”式打法,在此次斯杯几无表现机会。内线“蓝领”加两到三位后场攻击球员的打法,在澳大利亚及斯洛文尼亚两支强队面前不堪一击,甚至面对两胜的伊朗队亦丝毫不占便宜。
原因只有一个:我们没有拿得出手的后卫。一个卢卡斯盘活了整条上海队后卫线,刘炜、孟令源得以打得风生水起,他们面对的只是中国球队的粗糙防守。斯杯中,即使面对伊朗队,我们的后卫也没有优势,身高只有1.83米的卡瑞尼一节竟可以砍下14分,视对手如无物。进攻方面,刘炜擅长的是持球攻,但运球能力的不足使其屡屡在关键时刻出现失误;孙悦也同样有这种情况,而且他的投篮似乎比以前退步太多。
无突破无组织无视野——面对世界强队时,中国的后卫群变成了“三无人员”,以这样的状况到水平更高的世锦赛怎么玩得转?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