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福音医院” |
| 市一院门诊大楼 |
| 在我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歌咏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
| 院长鲁献斌就医院发展规划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
| 市一院为洛阳首发高铁唯一医疗服务单位 |
| 唐山大地震伤员30年后到市一院感恩 |
| 深入农家,为接受白内障免费手术的贫困患者做术前检查 |
| 医院迁址新建项目专家论证会 |
|
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死扶伤、保障人民身心健康,是一院人永恒的追求。以精湛的技术、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一院发展的最终目的。
——院长 鲁献斌感言
百年沧桑,百年画卷,百年求索,百年发展,市一院在历史的进程中,牢固树立为民造福的思想,发扬仁道、博爱精神,秉承拼搏进取、诚实守信的服务理念,为保障洛阳地区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突出的贡献。
历史沿革
如果谈到洛阳医疗卫生事业,追溯洛阳医疗机构的发展历史,就不能不讲历经百年沧桑,经历了新生、发展,而今又重现辉煌的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是100年前,美国和意大利传教士在洛阳开办的福音和圣心两所教会医院。洛阳解放后,1951年11月洛阳市人民政府接收福音医院,改名洛阳市卫生院;1953年洛阳市人民政府接收圣心医院,改名洛阳市工友医院。1954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文,将市卫生院和工友医院合并成立洛阳市人民医院,1965年3月,上级以市内医院建年为序,将洛阳市人民医院改定为现名——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之初,虽然规模不大,但也是全市唯一的市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有职工260余人,病床50张,除面向全市人民应诊外,还担负着全市性的卫生防疫、妇幼保健任务。为加快医院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1996年市一院由东兴隆街迁至现址(中州东路瀍河桥东)。医院总建筑面积20000㎡,拥有六层门诊大楼和12层病房大楼。截止上世纪末,市一院职工人数870余人,医技科室43个,开放高中低档床位450张。
精湛技术
先进的医疗技术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发展的进程中,始终把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作为医院的中心工作来抓,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该院的很多设备和技术书写了洛阳第一。建院之初拥有全市第一台显微镜和第一台X光机。20世纪50年代市一院施行的第一例阑尾炎切除术,震惊古城;50年代后期的第一例角膜羊肠移植术和70年代的第一例鼓膜成形术,让失明者和失聪者奔走相告;80年代,第一例腹部无切口子宫摘除术、90年代第一例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手术成功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技术在市一院顺利开展。进入21世纪,高强超声聚焦刀治疗系统、“绿激光”治疗前列腺治疗仪和眼科先进的检查设备UDM、OCT第一次在市一院落户;小切口微创封堵中央型房缺、心脏换瓣术中+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小儿Bentall+室缺心脏手术和肝胆外科的各种类型肝门部胆管癌、全血流阻断左右半肝切除等手术在洛阳地区开创了先河;中医妇科“四步七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技术第一次在央视四套播出,续写了这家百年名院的光荣与辉煌。
10年腾飞
2000年10月,市第一人民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后,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内抓管理,外树形象,质量强院,服务兴院”的办院宗旨,制定了高质量医疗服务、低价位医疗收费的“一高一低”发展战略。按照“以实力求生存,凭技术去竞争,靠服务树形象”的思路,大力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成本核算,规范重大物资采购制度,开展增收节支活动,降低消耗,节约运行成本;制定院领导、中层干部分包科室、全院职工联系服务病人制度,建设良好就医环境,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提升;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医师护士培训,大力开展医院管理年、三级医院十大指标评价活动,规范临床医疗和临床用药路径,提高了医疗质量;筹建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进一步壮大医院力量。经过10年的奋斗,医院真正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再次腾飞,2008年10月被河南省卫生厅命名为三级医院,也是我市东城区唯一一家三级综合性医院。
据资料显示,市一院现有职工103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数384人。医院由总院、洛龙分院以及瀍西、南关两个社区服务中心组成,总院共设63个科室。
医院拥有核磁共振、螺旋CT、大型C臂、“绿激光”、OCT、四维彩超、高强聚焦超声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万元以上设备302台(件),总价值亿元以上。
2009年,医院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手术例数,分别较2000年增加85%、92%和95%/,床位使用率达112.4%,患者满意率达到98%以上。
近年来,医院先后被授予“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单位”、“河南省医院管理年和“三优一满意”活动先进单位和洛阳市卫生系统“责任目标完成先进单位”、“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依法治院先进单位”、“卫生重点工作先进集体”、“医保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医院名片
市一院在发展的过程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打造出了自己的名片。
眼科为洛阳市三星级重点专科,在豫西地区享有盛誉。在洛阳,“看眼病到一院”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近年来, 医院先后投入近千万元添置了准分子激光、玻切机等先进设备,其中用于眼后节检查的德国产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和用于眼前节检查的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豫西地区独家拥有。眼科技术力量雄厚,角膜移植、白内障、青光眼、眼眶手术、眼底激光等手术水平稳居洛阳市领先地位。该科年门诊量达3万人次,白内障年手术例数达1200余例,一直处于河南省领先地位。
中医妇科(洛阳市中医妇科研究所)为洛阳市二星级重点专科,为河南省4大优势专科、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河南省中医妇科继续教育基地,2008年、2009年分别被评为洛阳市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该科是在洛阳孟津象庄秦氏妇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男女不孕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年就诊患者达50000余人次,其中外埠病人占1/3以上,充分显示了该科的优势。
肝、胆、胰外科为洛阳市重点专科。为加强该科的建设,医院不惜重金聘请、培养该科学术带头人,并在物力、财力、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使该科的技术水平处于全市领先地位。
医院与具有国内一流技术优势的北京安贞医院联合成立了“洛阳市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年均开展心脏手术近200台,手术例数稳居全市第二位,心脏介入手术例数居全市前列。
医院的耳鼻喉科、呼吸科、泌尿外科的医疗技术水平在洛阳地区也都享有盛誉。
社会责任
市一院院长鲁献斌多次在职工大会上讲:“大德至真,大医至爱。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勇于承担救人性命和奉献社会的责任”。 追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发展历程,都能看到该院发展不忘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
为了使危重病人及时得到救治,医院专门为开通了抢救绿色通道,对于需要抢救的患者,哪怕是分文未交,也要遵循抢救第一的原则。
1976年,唐山发生强烈地震,医院除派出27人组成的医疗队奔赴灾区进行救援外,还接收68名伤员来院治疗。为了使唐山伤员早日康复,医院职工纷纷把自己家里最好的食品送给伤员吃。皮肤科医师韩德亮还把自己大腿上的皮肤挖下来为伤员植皮。时隔30年,当年的小伤员张晓东从唐山千里骑单车到该院感恩,并与当年护理他的护士姐姐马淑云喜结连理,谱写了“医患一家亲”的感人乐章。
市一院近5年来免费救治无主患者62人,医疗费用累计50余万元。
2003年非典期间,投入180万余元,用于建设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
先后为洛阳市绿化捐款30余万元。
先后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捐款25万余元。
为980名唇、腭裂患者进行免费手术。
为426名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每人资助至少5000元费用实施手术。
近3年来,为82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
卫生村建设投资金近5万余元。
近年来投入15万余元,免费救治救火老人张得现、贫困心脏病患儿贾江铃等8人。
美好未来
由于市一院现占地仅15亩,没有拓展空间,已成为阻碍医院发展的瓶颈。医院领导班子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增长实际及洛阳市的医疗机构现状,根据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高瞻远瞩、超前谋划,以洛阳市优势医院倍增发展为契机,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拟在洛阳新区拓展区新建一所具有现代理念、符合新医改政策,集“预防、治疗、康复”和中西医结合为一体(即三面一点)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实现“新理念、新功能、新模式”的迁建目标,建设以临床医疗中心为主体,以健康管理中心、养老康复中心为两翼,中西医结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示范医院。采取“政府+市场”的运作模式,以临床医疗中心为依托,做大做强以养生保健、心理调适等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干预项目,以养老护理、临终关怀为主要内容的养老康复项目,以中华传统医药绝技治疗为特色的精品旅游街区项目。着力打造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形成具有高端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园区”,加快提升洛阳新区城市综合功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占地约400200㎡,合600亩。由“六大板块”组成。
临床医疗中心: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标准建设,积极与国内一流的医疗机构和医学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吸引全国各地的著名专家前来坐诊,形成5大重点临床学科,即心血管病治疗中心、脑血管病治疗中心、肝胆外科治疗中心、微创治疗中心、眼科治疗中心,成为豫西地区医疗、科研、教学基地。
中华传统医药绝技治疗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搜集、挖掘中华传统医学“一招鲜”的治疗“绝技”,设置诊疗室30~50个,形成特色医疗“一条街”,传承、发展中华传统医药学,突出专病传统治疗特色,努力把该区域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医疗旅游街区”,形成医疗旅游的亮点和品牌。
健康管理中心:定位为国内一流,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将采用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办法,突出功能医学,综合运用运动、营养饮食、保健、心理干预、音乐疗法等多种方法对人体进行健康干预,做好社区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咨询、健康文化传播等工作,达到无病健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养老康复中心:定位为环境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成为功能完善、全国著名的养老康复示范基地。
临终关怀中心:定位为国内首创,设施、服务一流。立足于为晚期病人和逝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给晚期病人带来满足感、安全感、尊重感;对逝者提供特需服务,体现“人生有限,关爱无限”的理念,体现逝者尊严。
卫生培训中心:设置餐厅、客房、会议中心及其他配套设施,依托政府及各级学会组织,以健康管理、康复医学培训为重点,积极开展培训业务,打造论坛品牌,服务医疗旅游。
市一院建设健康产业园区的项目已经国家级专家进行了论证,专家普遍认为该项目理念先进,具有创新性。不仅顺应了医学模式由疾病治疗为主向疾病预防为主的转变,也是当代生命科学和传统医学优势相结合的典范;不仅能够实现医院的发展倍增计划,克服医改中医院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更是洛阳市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更重要的是该项目能够为人们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它是一项惠民、利民、福民的民生工程。
该项目建设被列入2010年新区拓展区重点建设项目。现选址申请、《项目建议书》已获批复,规划设计、环评、文物勘探工作正加紧进行,不久将开工建设,届时洛阳杏林又一颗明珠将屹立于洛阳东方。
壮丽画卷已绘就,展望前景更辉煌,愿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明天更美好,祈愿全市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 艾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