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留东 王继辉
市委书记毛万春在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强调,第二产业是我市最大的特色,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二产强,则洛阳强。提升二产,要做到“四路并进”。
拉长产业链条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市委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油、气、煤炭等资源优势,加快下游产品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扩大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矿产资源整合和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形成若干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增强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链条必须拉长。
市发改委主任李跃民说,像有色金属、石油化工都是我市战略支柱产业和工业经济重要支撑,但是这些产业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链条短、受市场波动影响大的问题。因此,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精深加工度和技术含量是这些行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方向。
结合有色金属和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李跃民谈了在我市拉长产业链条方面的具体思路:
在有色金属方面,铝产业进一步拉长精深加工链条,重点发展高精度铝板带箔、轨道交通设备用大型铝合金型材及零部件等工业结构铝材制造;钼钨业要推进钼钨材料精深加工,向板、带、丝、异型制品和钼钨化工产品发展,加强在电子、航空零部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钛材料要抓住国产大飞机和支线飞机的发展机遇,积极开拓航空市场,同时加快发展换热器、钛板带、钛焊管等高端产品,形成“海绵钛——钛铸锭——钛加工材——钛制品”完整产业链;铜产业要继续发挥中铝洛铜公司现有20万吨铜板带产能优势,着力发展电力工业超长冷凝管、高效散热管、电解铜箔等;黄金业要进一步整合资源,走探、采、选、冶、精加工发展之路,提高黄金附加值。
在石油化工方面,重点支持中石化洛阳分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实现炼油能力翻番、完善化纤产业链、提升化工产品档次。“十二五”末,将原油加工能力扩大到2000万吨/年,形成100万吨乙烯、70万吨PX、40万吨聚酯和20万吨聚丙烯的生产能力,形成完善、成熟的精细化工、化纤纺织和新型化工产业链。
加快改造提升
发展壮大传统产业
洛阳作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一五”期间,全国156项重点工程有7项布局在洛阳,为我市工业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在传统产业方面存在着设备落后、体制机制不活、产品更新换代慢等问题,尤其随着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传统产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怎么办?必须靠改造提升来发展壮大传统产业。
市委全会明确提出,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更要把传统产业作为“酵母”,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共同作用,通过技术引进、资源整合、产业升级,推动装备制造、铝工业、煤电加工、纺织服装、耐火材料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发展,走进全省、全国同行业的前列,力争接近或赶上同行业一流水准。
市发改委副主任苗惠芳说,“十二五”期间我市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机制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内动力,加快传统行业的改造提升,努力做优做强装备制造、建材、电力能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在装备制造方面,要推动兼并、重组、集群经营和专业化协作配套工作,加强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着力提高技术创新,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一批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核心产品;建材方面,要在玻璃、耐火材料、水泥、陶瓷等行业,借助企业搬迁改造、企业重组,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产品向高端化、高质化发展;电力能源方面,要积极推进电力资源结构调整,继续实施火电机组“上大压小”,推进清洁发电,积极发展新能源;轻工方面,要加快培育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集群效应,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加工基地。
走产学研融合之路
高新技术产业大有可为
加强产学研融合,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对于洛阳来说具有明显优势。
一组数字很能说明优势:截至2009年底,洛阳共有国家级各类研发机构14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国家工程实验室1家,位居河南省前列;省级各类研发机构共计68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1家、省重点实验室6家、省级工程实验室1家。“十一五”前四年,洛阳市荣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项共计14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7项,位居全省第一。
能否把洛阳的科研优势与洛阳产业发展更密切地结合起来,是洛阳“十二五”期间能否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苗惠芳说,在下一步发展中,我们要按照全会的精神要求,立足我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进一步搭建产学研平台,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计划发展我市迫切需要又有一定优势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与制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产业,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靠产学研的融合发展打造区域创新基地和具有洛阳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会提出:面对全国、全省各地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竞争态势,我们必须顺势而为,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等新兴产业,催生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建中说,“十二五”期间,洛阳要加紧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在新材料方面,依托材料资源优势和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的技术优势,围绕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功能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四大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建成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
在新能源方面,要依托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优势,风电轴承和叶片骨干企业优势以及中信重工核电锻件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核心部件、核电设备等新能源装备,建设国内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基地。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要加快做大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动力模块产品规模,依托我市已有整车制造企业,引进战略合作,重点发展电动车及新型混合动力车产业,尽快实现规模化生产。
在节能环保设备方面,紧紧抓住我市被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示范基地的契机,加快培育集研发、制造、安装、工程总包为一体的大型环保设备企业。
在电子信息方面,要依托现有的一批企业优势,重点发展光电探测、光电显示、光电器件及新光源四大领域,积极发展自动控制、物联网、通信、视听、软件开发及服务外包、动漫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