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燕锋 实习生
李晓慧)昨日上午,在收听收看了全省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也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工作和教育事业发展进行部署。
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教育发展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贡献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实现教育强市目标。到2020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
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洪昌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工作布局上优先列入,事业发展上优先排序,财政投入上优先保证,政策环境上优先保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创洛阳教育事业的新局面,为实现福民强市的目标作出新的贡献。他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在规划上下工夫,着力完善规划体系;要在均衡发展上求突破,着力促进教育公平;要在破解难题上求实效,着力创新体制机制;要在推进素质教育上求突破,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要在队伍建设上下工夫,着力提升整体素质。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中阳等出席会议。
采取多种措施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财政拨款向农村倾斜
未来一段时间,我市将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援助力度,促进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
具体措施有:围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大对贫困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城市支援农村教育的工作机制,不断缩小区域差距;探索建立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长效机制。
优势学校向薄弱学校提供管理服务
下一阶段,我市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将以县域义务教育为重点,大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具体方式为:在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加强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基础上,集中财力加快薄弱学校改造,采取“老校+新校”、“名校+新校”和“以强带弱”、“捆绑发展”、“教育联盟”等不同模式,形成优势学校向薄弱学校提供管理服务的机制,使县域内80%以上的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基本均衡。
优化配置师资力量
今后,我市将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体制,加强对县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积极稳妥解决教师编制问题。
市教育局人事科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市将每年及时补充空出的教师编制,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用。新增教师将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需求。
同时,教育部门还将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继续教育,确保各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历合格率和高学历教师比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加大城乡学校之间、城镇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教师的交流力度,着力提高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分配生比例达到50%以上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市将在继续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的同时,积极落实将公办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政策,提高公办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比例,确保县域内公办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比例达到50%以上。
采取多种措施
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今后我市将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下工夫,着力提升教师素质。具体做法有:
培养专家型校长,设立校长优秀成果奖
今后我市将继续完善校长竞争上岗机制,坚持公开招聘为主的原则,同时还将加强内部监督管理、任期目标考核,最大限度地激发校长工作活力。
此外,教育部门将加强校级干部和后备干部培训,选派一批校长到高校参加培训,让校长接受创新教育理念的洗礼,引领校长向智慧型、创新型、专家型领导人才转变。从今年起,设立校长优秀成果奖,评选市级优秀校长,激励广大校长敬业奉献,锐意进取。
绩效工资向重点一线教师倾斜
根据规定,我市目前实施的绩效工资改革,将重点向一线教师、教学骨干倾斜。同时,还要完善师德考核办法,组织开展“家长评教风,社会评校风”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增强以身立教的责任感。
实施名师培育工程,适当增加专业技术职称名额
今后,我市将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快实施优秀教师培养工程,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
同时,为鼓励广大教师提高工作积极性,今后市教育部门和人事部门适当增加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名额,每年拿出一定专项指标向农村边远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根据新的政策,今后我市将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规范教育费附加使用管理,增加城市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确保市区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增加到360元/生,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增加到550元/生;尽快调研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增长办法,列入明年财政预算。
开征城市建设教育配套费,探索设立洛阳市教育发展基金。进一步落实教师培训经费,从明年开始,按2.5%的比例在教师事业费中给予专项安排。
体制机制上将有一系列创新举措
今后我市将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大胆尝试,形成促进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表现在:
适时将市直小学划归区级政府管理
今后,我市将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对教育的管理职责,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利,建立一套运转协调、权责分明、优质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根据规划,我市将适时将市直小学划归区级政府管理,尽快理顺管理体制。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制度,深化弹性学习制度改革;继续加大职教园区筹划建设工作力度,对申请进驻职教园区的职业学校进行调研、考察、筛选,为更多职业学校提供进驻职教园区的机会。
打造“个性”学校
充分挖掘、培育和张扬学校个性,实施特色学校塑造工程,在学校内部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的教育环境,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与学校个性,打造优秀的教育品牌。要研究出台特色学校创建指导意见和配套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步骤,建立申报、评估、命名和奖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