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要走的是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这与实现福民强市的路径选择是相吻合的。
在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中,洛阳要做示范带动的“排头兵”,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特色城镇化道路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其中,新型工业化是龙头,起引领作用;农业现代化是基础,起保障作用;特色城镇化是支撑,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持和带动。
洛阳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我认为必须抓好五个关键。
一是规划。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规划意识不强、力度不够,重建设轻规划,发展中出现了散、乱的现象。要做好规划,一定要强化一盘棋观念。从规划到策划、建设、经营、管理,要通盘考虑。要由重建设轻规划,转变为特别注重规划的龙头作用。规划要注重各个层面的积极性,注重规划的民主化、科学化和特色化。
二是特色。在中原经济区中,洛阳必须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工业化方面,要加快对传统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改造升级,并树立前瞻性的观念,大力发展新型产业,争取早日建成新能源、新材料基地,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城镇化方面,要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山水相间的城市特点,建设以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的特色山水城市。农业现代化方面,可以在牡丹、药材等方面的产业开发上做文章,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规模化经营。
三是人才。洛阳是全国重要的科研基地,科研院所众多,人才集中。为了集聚人才,我市应继续完善和出台更多的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洛阳,在洛阳安家,为洛阳发展作贡献。
四是环境。软环境是提高一个地方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行政机关要强化服务意识、完善为企业服务的机制,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倾心竭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政府制定有关行业发展或环境的发展规划时,应广泛征求企业意见,一些规划的实施效果甚至可以直接让企业来评估。
五是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城市对应用型、高素质技术工人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新中国成立后,洛阳曾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依托,建立起多所实力雄厚、教育质量过硬的职业学校。今后,我市还应进一步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建起现代化的职业技术学院,为实现打造创新型城市的目标提供人才储备和不竭动力。
本报记者 邓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