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短命建筑”,打造“百年建筑”,关键在于以民生为重。同时引导地方政府端正政绩观,不盲目追求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让“百年建筑”更多,让“短命建筑”退场。
据《人民日报》11月1日报道,2006年10月,青岛大酒店被整体爆破,建成仅20年;2007年1月,浙江大学原湖滨校区3号楼被整体爆破,建成仅13年;2009年2月,沈阳夏宫被整体爆破,只有15岁;2010年2月,南昌五湖大酒店被整体爆破,建成仅13年;2010年5月,北京凯莱大酒店宣布将停业拆除。记者整理了这份并不完整的建筑“死亡名单”。除了一些地标性建筑外,还有大量普通住宅,在建成后不长的时间就因为各种原因被拆除,数量无法统计。这些正处在建筑寿命“青壮年”的建筑非正常“死亡”,越来越引起各方关注。
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二维坐标下,我们该如何审视今天的“短命建筑”?如何向后代说明“百年建筑”的断档?如何承继起建筑文化的代际传承?“短命建筑”给我们出了一道非常严肃的历史选择题。
“短命建筑”表面上看是一个建筑问题、经济问题,其实隐藏着诸多社会根源。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绩焦渴症下,总是希望在短时间内改变城市面貌,不顾建筑的“代谢”,强行拆迁;一些开发商为了获利,偷工减料,导致建筑质量低劣,寿命缩短;一些地方没有长远城市规划,朝令夕改,提前让一些建筑“寿终正寝”;受历史条件所限,或者由于时代发展已经落伍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这样的老建筑只好“一拆了之”或“一炸了之”。
普通百姓对“短命建筑”既恨又怕,恨的是“短命建筑”的恶性循环导致了房价的持续升高,怕的是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好不容易买到的房子,哪一天沦为“短命建筑”而伤财失居。有识之士对“短命建筑”既痛又急,痛的是“短命建筑”产生了众多的危险建筑,急的是“短命建筑”导致我国建筑文化陷入短视。由“短命建筑”衍生出的强制拆迁、文物破坏以及官员贪腐等,同样值得警惕。
应该承认,不少地方也在努力改变“短命建筑”屡屡出现的状况,但政策出台了不少,检查进行了多次,不法开发商也处理了不少,“短命建筑”依然存在,“百年建筑”仍然难以成为建筑市场的主流。
减少“短命建筑”,打造“百年建筑”,关键在于以民生为重。
首先,需要确立民生优先、民生为重的战略。民生战略的内涵丰富,如拆迁房子很容易,但百姓购买一处住房不容易,因此,需要优先考虑百姓的财产权和居住权。减少“短命建筑”可以避免巨大浪费,从而增加民生投入,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百年建筑”多了,可以减少碳排放,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百年建筑”多了,还有助于推进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的建筑文化,等等。
有了民生优先这根主线,接下来,就要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力,让质量低劣的建筑退出建筑市场;同时,引导地方政府端正政绩观,不盲目追求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让“百年建筑”更多,让“短命建筑”退场。 (郭振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