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我的“书床”生涯
伊川古时叫“新城”
龙 门
点喜草
霜叶红似二月花
街心花园
驴友之歌
洛阳网广告
旷朗无尘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12 月 3 日 星期    【打印】  
伊川古时叫“新城”
  孙秋生造像记 (资料图片)
  伊川县地域,从唐尧开始就有一国之称,数千年间,地名反复变化,先后有伊侯国、伊阙地、伊川郡、伊州等,不一而足。但在历史长河中,唯独“新城”这个地名沿用时间最长,从东西两汉、三国两晋,一直到隋初,新城成为历史典籍中频繁出现的地名,也成为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皇帝爱吃新城大米

  洛阳虽是北方城市,但您知道吗,洛阳本地种植的水稻因为“既滑且香”的优良品质,曾经赢得上至皇帝、下到百姓的赞誉。这个“广告”可不是空穴来风,有三国时魏文帝曹丕的笔迹为证。

  据伊川县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宋赞斌介绍,唐代欧阳询所著的《艺文类聚》和徐坚所著的《初学记》中都有记载,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与朝臣书》中写道:“江表唯长沙名有好米,何得比新城秔稻耶!上风吹之,五里闻香。”

  我们沿伊河流域一路探寻,发现当地许多农民至今仍保留着种植水稻的习惯。

  在城关镇古城寨村,57岁的村民秦木渠正在自家房前用稻秸秆儿编织草席。他告诉我们,在他小的时候,伊河两岸上下十几公里种的都是水稻,在春季插秧的时候,水汪汪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现在,由于土地开发、修路、水量减少等,水稻面积减少了许多,但很多村民家每年很大一部分收入仍来自种植水稻。

  据当地历史学者研究,由于伊河自陆浑以下进入了平缓多沟的丘陵地带,两岸有大小数十条支流汇入,形成了水源丰富、土质肥沃的狭长平原,非常适合水稻生长,因此伊河流域自战国以来就是水稻产区,新城在历史上更是以盛产稻米著称。

  据史书记载,西汉惠帝四年(即公元前191年),设新城县,治所在今伊川县城南3公里处。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说,当时的新城县南至九皋山,北到龙门山,东接颖阳(今登封),西连宜阳,所辖区域与现在伊川县的地域大抵相当。

  《旧五代史》中还记载了五代后唐时在洛阳城南伊川设“稻田务”,管理水稻生产。这说明,至少在宋代以前,伊川地域的水稻种植规模较大、质量很高,在国家的整个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开凿龙门第一石窟的是新城人

  在龙门石窟古阳洞的南壁上,有一块碑文叫《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碑文由孟广达撰文、萧显庆书写,是龙门二十品中唯一记有撰文者和书写者的碑记。

  据当地学者翟智高介绍,碑文中的孙秋生和刘起祖,是北魏时新城县的两名功曹,职务大约相当于现在常务副县长。

  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孙刘二人带领两百名新城县人,来到龙门伊阙口“斩岸开石,平通伊阙”。这个“县重点项目”主要是不断开凿伊阙石山,以利于伊河下泄洪水,再就是劈山修路,利于洛阳与新城的通行。

  当得知北魏朝廷要将都城从代郡平城迁到洛阳的消息后,新城县的官吏便利用此次开山修水利工程之机,开凿了第一个古阳洞石窟,并造出主像,以祈愿“国祚永隆,三宝弥显”,表示了当地对北魏王朝迁都洛阳之举的祝福。十年后的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为什么会选择在当时还是“荒山野岭”的龙门山上营造佛像呢?据专家考证,除为修水利工程以外,古阳洞很有可能本来就是个天然的溶洞,之前或许就刻凿有太上老君像或神龙像。

  1500多年前的新城官吏们,可能压根儿就没想到,自他们带头在龙门开凿出第一个石窟后,之后的历代都没有停止过在这里继续开凿石窟的事业,并发展到佛像石窟成群,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报记者 邓超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