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T3版:纪念特刊·春风化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开门考试,不拘一格选人才
收发电稿, 难忘 “咯哇”声
欣喜若狂,又闻油墨香
暗中较劲,为“本报记者”而战
拣字排版,见证铅与火的时代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1 月 1 日 星期    【打印】  
暗中较劲,为“本报记者”而战
本报记者 邓德洪  
  1981年《洛阳日报》复刊时,一批采编人员是通过考试和选调而来的,年纪都在30岁以下,因为被十年动乱耽误,大多没有大学文凭,更没受过新闻专业训练。为了应急,先由老同志对他们进行新闻ABC的短期培训,搞了一段实习,然后就匆匆上阵了。

  没有考核,没有奖金,每月只有三四十元固定工资,但怀着单纯的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人人都在拼命地工作和学习,晚上办公室经常是灯火通明,大家不是在写稿编版,就是在读书看报,“舍不得回家,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本报老记者袁星勃(现任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执行副总编)回忆,当年对记者的稿件把关很严,每天能“枪毙”一半,记者们要是有一天没出门采访、有两三天不出稿,就该坐不住了。

  当时稿子有3种署名方式:一般性的稿子只在文后小括号里署个名字,不加“本报记者”字样;问题抓得准、写得也好的稿子,才有资格在文后小括号里署上“本报记者×××”;“最高待遇”才是在文章开头署上“本报讯 记者×××报道”。

  “在我印象中,当年获得过‘最高待遇’的稿子微乎其微,凡是署名‘本报记者’的稿子,已经可以说是难能可贵,而且肯定是当天的重头稿!”袁星勃说,当年为了署上“本报记者”,大家暗中都较着劲儿,谁要是署上一回,那可真叫扬眉吐气,而其他人都会“眼红”,然后也会千方百计地找线索,费尽心思地写稿子……

  记者们彼此为“本报记者”的荣誉而全力以赴,编辑们则毫无怨言地为他人“做嫁衣”。

  本报老编辑潘庆明(现任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公司副经理)回忆,当年一进报社,他就被分配到了编辑岗位,心里多少有些不情愿:当时的报纸上不署编辑的名字,每次看到报纸上别人写的稿子,他都恨不得署上自己的名字,但越干他越甘之如饴。

  1985年,他收到一名通讯员来稿,全文千把字,讲述一个未婚姑娘抚养两个右派遗孤的故事,他品出这是块“好料”,但写得不够感人,于是他指导通讯员重新采访,几易其稿,最终写成3000余字的通讯《神圣的使命》。见报前,通讯员感念他付出的心血,提出一同署名,被他婉言谢绝了,后来,该稿获得了当年全国好新闻二等奖。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高风亮节可见一斑。

3上一篇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