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景门夜景。 |
|
编者按
市委书记毛万春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城市提升重点要抓好三件事,其一就是“要突出洛阳城市特色”,首先是“文化为魂”,就是要把洛阳五千年的文明史、四千年的建城史、一千五百年的建都史,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做到貌合神合,使文化优势成为洛阳城市建设的精气神。洛阳师范学院著名教授叶鹏先生以《文化为魂话洛阳》为题,就我市城市风貌、城市精神、遗址展示、文化长廊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我们今起陆续刊登,以期促进洛阳城市提升及文化的发展。
城市营建的最初目的,一曰筑城,为了城御。《礼·礼运》曰:“城郭沟池以为固。”二曰集市,为了贸易。《易·系辞下》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百货云集,市场流通,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随着文明的进程,城市的职能日益扩展,城市不仅成为最宜聚居的地方,还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城市发展的话题,就不仅仅是政治经济的话题,更是人文的话题。特别是文化古城,现代化生活的向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必然要发生尖锐的矛盾。因此,探讨城市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不仅仅是一个艰巨的城建工程,更是一个既令人心潮澎湃又令人黯然神伤的话题。
作为古都,洛阳建都时间最长、朝代最多,但因历史悠远,地面遗存寥若晨星。因此,讨论再现古都洛阳的整体风貌,势必聚讼纷纭。我想在这组系列文章内,献芹献曝,供关心者讨论。供管理者参考。在进入正题前,有几个认识问题,亟待解决。
我们曾经十分欣赏“破旧立新”、“旧貌换新颜”等口号。殊不知,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文化只能在持续中辉煌。一个城市,有了文化遗存,就有了历史底蕴,就有了文化标识,就有了文明光彩。同时,文化遗存作为文化资源是可枯竭的,不可再生的。因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切不可轻举妄动。牺牲都市的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城市建设的灾难。1964年,法国在建设现代化的高潮中,文化部就提出了一个文化遗存总普查的巨大工程,受到了全世界喝彩。他们在全国6000个城镇中,悉心清查文化家底。“大到教堂,小到汤匙”,事无巨细,全力维护历史的神圣和文化的尊严。在这个过程中,法国人不仅维护了文物,也提高了国人对乡土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
在没有文化准备的现代化进程中,必将出现这样的局面:同样的高楼大厦,同样的广场立交,城市将迅速趋同,城市的个性荡涤殆尽。有人把意大利的罗马、威尼斯和佛罗伦萨与中原大地的洛阳、开封和郑州加以比较,个中差异,就洞若观火了。威尼斯和佛罗伦萨,按当今现代化的标准来衡量,它只能是中小城市,但是,它们以保持自己古老的格局为荣。正因如此,它们的商业精神和人文气度,方能影响深远。正因为维护了文化传统,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旧貌”,是历史的教科书,即便我们面对的是废墟。要知道,废后有墟,这墟中,闪烁着我们祖先的生活场景和创造智慧。因此,墟而不废,也不应该废,也不允许废。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城市建设中,“破旧立新”、“旧貌换新颜”是非文化的口号。
为了加速城市的发展,多年来,我们还提出了另一个口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如果说,这个口号是为了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谬误,推崇发展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中心地位,这个口号是有益的。但是,把城市的文化资源奴婢化,甚至为了暂时的经济利益,损害城市的文化资源,这个口号,将变成一个愚昧的口号。文化本身的价值是独立的,不能也无法用经济效益来判断。文化不可轻慢,文化所产生的精神乃至物质财富是永恒的,是无法估量的。我们在进入城市的人文话题时,必须净手焚香,对文化怀抱由衷的敬意。 (题图:曾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