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周王城王陵遗址 曾宪平 摄 |
|
古都的盛衰总是与王室的兴亡同步。王城在政权崛起中营建,也在政权覆灭时衰亡。特别是我们洛阳,叠经十三朝建都,灯火明月夜,兴也在斯;夕阳残照时,败也在斯!唐代罗邺的《经古洛城》,给我们留下了多少感叹!诗云: “一片危墙势恐人,墙边日日走蹄轮。筑时驱尽千夫力,崩处空为数里尘。长恨生来经此地,每嗟兴废欲沾巾。那堪又向荒城过,锦雉惊飞麦陇春。”驱尽千夫之力建成的都城,在权力纷争中霎时崩塌,空留一片尘土瓦砾,锦雉惊飞,唯有东风多情,又染麦陇春色……
司马光曾称誉洛阳君临天下,是天下兴废的缩影,可他没有料到,宋明以降,洛阳在历史洗礼和战火纷扰中,消退了昔日的锦绣,难能观照天下大势了。据《明史》记载:“自成在中州,所略城辄焚毁之。”李自成的大火,彻底结束了洛阳作为帝都的辉煌。洛阳的地面遗存,与十三朝古都的气势,已相去甚遥!
北京与洛阳不同,北京是中国最后三个王朝的建都之地,地面遗存十分显赫,北京古都形象的展现,不是局限在城内星罗棋布的文物单位,而是整体的古都风貌。北京“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北京市提出了两批4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总面积达到2617公顷,占旧城总面积的42%。在北京,古迹的腾退工程已经启动,古代都城和现代城市共存共荣的局面,将从容出现。
洛阳怎么办?洛阳的地面遗存历尽劫难,已十分有限,洛阳只能以文化遗址为载体,展示悠久的历史辉煌。近年来,洛阳地下的文化宝库已被一一打开,几千年叠压在地下的文化遗存,证明洛阳在华夏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请看二里头一号、二号夏都宫殿遗址,偃师商城宫殿区遗址,东周王城王陵遗址,汉魏故城宫城正南门遗址、汉魏故城永宁寺遗址、汉魏故城灵台遗址、汉魏故城太极殿遗址、东汉太学遗址、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隋唐洛阳城圆形宫殿遗址、隋唐洛阳城明堂遗址、隋唐洛阳城白居易故居遗址,等等。
文化遗存是凝固的历史,是城市的文明标志,是城市独有的精神化身和性格象征,它必将转化为乡恋乃至对国家民族的挚爱之情。文化遗址凝聚着我们祖先的灿烂智慧和生活气息,后人应有敬畏之心和感恩之情。面对洛阳诸多的文化遗址,我们应该因地取势,以不同的方式,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原址展示。可以设想,如果洛阳能建成2 0处遗址广场或遗址公园,这将是何等恢宏的景象!世人面对文化遗存,穿过时间隧道,领略文明的足迹,倾听先人的馨咳……洛阳作为悠悠古都的形象,必将举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