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弹袭击
伊拉克中部昨日连遭两起汽车炸弹袭击后,当天中午又发生一起针对朝圣者的汽车炸弹袭击。目前3起爆炸共造成至少31人死亡、70人受伤
新华社巴格达1月24日电(记者徐俨俨
宋聃)伊拉克中部什叶派宗教圣城卡尔巴拉24日清晨连遭两起汽车炸弹袭击后,当天中午又发生一起针对朝圣者的汽车炸弹袭击。目前3起爆炸共造成至少31人死亡、70人受伤。
卡尔巴拉市警方对新华社记者说:“最新一起爆炸发生在24日中午,一辆载有炸药的汽车在卡尔巴拉城东被引爆,死伤者多为安全部队士兵,他们当时正准备检查这辆马上要爆炸的汽车。目前已有25人死亡、40人受伤。”
在当天清晨卡尔巴拉易卜拉希米区发生的两起汽车炸弹袭击中,共有6人死亡、30人受伤。
卡尔巴拉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西南约90公里处,城内有穆罕默德外孙侯赛因和其弟阿巴斯的陵墓。爆炸发生时,数十万朝圣者正聚集在卡尔巴拉,参加纪念穆罕默德外孙侯赛因遇难的活动。
本月20日,卡尔巴拉刚发生连环自杀式爆炸袭击事件,造成200余人伤亡。
2010年3月伊拉克全国大选后,经过各党派漫长的谈判磋商,新政府组建目前已基本完成。然而,伊拉克安全局势仍然严峻,各类袭击事件仍频繁发生。
◆喂食鸦片
美国CNN日前报道,在阿富汗,众多儿童吸食鸦片长大,有些婴儿生下来就是瘾君子。当地人说,他们把鸦片当药用,而当孩子哭闹时,为了工作,他们也会给孩子喂鸦片
中国新闻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日前报道,在阿富汗,大批儿童吸食鸦片长大,有些婴儿生下来就是瘾君子。
在阿富汗北部最偏远的农村里,阿齐扎在阴暗的碗柜里掏来掏去,最后拿出了一块被塑料包着的东西。她打开它,像敲巧克力一样敲下来一块,放进了四岁的儿子嘴里这是他的早饭,一块纯鸦片。
阿齐扎解释说:“我不给他吃鸦片,他就不睡觉,我也没法工作。”她来自阿富汗巴尔赫省的一个毛毯编制家庭,没有受过教育,她不知道吸食鸦片会损害健康,也不知道会上瘾。
她说:“孩子生病时,我们就给他们吃鸦片”由于该地区没有真正的医疗设施,药价又十分昂贵,所有的家庭都只能用鸦片代替。
阿齐扎的婆婆用手指把鸦片搓成一个球,放进嘴里。她说:“我们很穷,没什么吃的。我只能用鸦片让孩子们安静,这样我才能工作。”这个家族的三代人都是瘾君子。
这个以地毯出名的小山村十分偏远,甚至没有一条真正的公路。唯一的一条土路由于滑坡经常被毁。到最近的戒毒所也有四个小时的车程。当地人说,他们把鸦片当药用,孩子哭的时候,喂鸦片,睡不着的时候,喂鸦片,如果婴儿咳嗽了,还是喂鸦片。在这里,鸦片瘾是代代相传的。有些孩子出生的时候就有鸦片瘾,因为他们的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就吸食鸦片。在阿富汗,有100万人在遭受毒瘾的折磨。一些人已经开始慢慢意识到上瘾的危害了。
◆“麦田怪圈”
印度尼西亚一个村庄的稻田里23日突然出现“麦田怪圈”。“麦田怪圈”图案总体呈圆形,直径约为70米,内部由规则的环形、扇形及一些不规则图形组成。这是印尼首次出现类似“麦田怪圈”的神秘现象
据印尼点滴新闻网24日报道,出现“麦田怪圈”的村庄名叫约戈迪鲁托,位于日惹特区斯莱曼县。当地村民23日在村子附近的稻田中发现了一个由倒伏的稻株和完好稻株共同构成的复杂图案。图案总体呈圆形,直径约为70米,内部由规则的环形、扇形及一些不规则图形组成。
当地稻田里种植的水稻即将成熟,村民原计划在两周后开始收割。
这是印尼首次出现类似“麦田怪圈”的神秘现象。目前,印尼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一些民众认为怪圈是飞碟降落后留下的痕迹,但印尼博斯查天文台主任卢特菲猜测说,图案中的稻株是被附近默拉皮火山喷出的火山灰落下后压倒的。印尼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机构预警中心主任里布迪延托则认为,稻株倒伏很可能是旋风经过所致,但他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怪圈图案。
上世纪70年代初,人们在英国沃明斯特首次发现“麦田怪圈”,自那以来,世界各地出现了近万次“麦田怪圈”现象,其中大部分发生在英国,在韩国和瑞士等国也曾出现过。经调查,大部分“麦田怪圈”系人为恶作剧或艺术创作的结果。
◆为奶瓶“狂”
英国男子保罗·卢克有一个特殊爱好——收集牛奶瓶。从1987年收集第一个牛奶瓶至今,他已经攒了上万个奶瓶,并设立了“牛奶瓶新闻”网站
英国男子保罗·卢克有一个特殊爱好——收集牛奶瓶。从1987年收集第一个牛奶瓶至今,他已经攒了上万个奶瓶。
兴趣未减
卢克现年33岁,与妻子、女儿居住在埃塞克斯郡斯坦福勒霍普,是当地一家乳制品企业的销售员。
1987年,年仅9岁的卢克为送奶工“打下手”,顺便挣零花钱。从那时起,他产生收集奶瓶的想法。
英国《每日邮报》援引他的话报道:“瓶身印有凯洛格牌玉米片广告的奶瓶最先吸引我。我那时还在上学,给送奶工打下手时,收集这种瓶子。”
“父母喜欢我有爱好,他们认为这让我远离麻烦,”卢克说,“我觉得收集不同的牛奶瓶挺有趣,不过这个爱好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如今,卢克收藏的牛奶瓶数量已经上万,仍旧兴趣未减。“我总是从农场寻找各种印有牛奶公司名字的奶瓶。如果有人给我出示当地牛奶厂照片或是告诉我相关信息,我都会很高兴”。
建博物馆
卢克的收藏量逐年增长,家中已没有足够空间容纳,他不得不在后院修建一座“迷你博物馆”陈列牛奶瓶。他给每个瓶子内装入泡沫塑料,让它们看上去就像灌满牛奶。
“我最喜欢20世纪50年代出品的牛奶瓶,那时瓶身广告图案用3或4种颜色绘制,通常是鸡蛋或黄油广告,”卢克说,“每家乳品厂的瓶身广告都不一样。”
他说:“我收集年代最久远的牛奶瓶可以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那时牛奶瓶刚问世,由绿色玻璃制成。”
除收集牛奶瓶,卢克还有老式送奶马车、牛奶桶以及多种与送奶工相关的小物件。他设立一个“牛奶瓶新闻”网站,为“粉丝”们编辑、传递有关牛奶和牛奶瓶的新闻。
记录历史
卢克说:“我收集的一些牛奶瓶世间仅存一件,不容易为它们定价,况且我不是为了钱才收集牛奶瓶。它们记录历史。”
“以前送奶工人用长柄勺从大奶桶里舀出牛奶,灌进顾客的奶壶。这种方式不卫生,因此乳品厂使用牛奶瓶,”他说。
《每日邮报》说,1880年,一家名为“快车乳品公司”的企业生产出英国第一个牛奶瓶,用瓷质瓶塞封口。为防止腐坏,送奶工每天要驾着马车送奶四次。1894年巴氏灭菌法发明,牛奶经杀菌可长时间储存,运奶次数降至每天一次。
1920年,喷砂技术问世,乳品厂得以在奶瓶瓶身印绘广告。20世纪90年代初,乳品业引入红外线扫描技术扫描奶瓶,检查清洁度,瓶身广告逐渐消失。(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