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深  读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洛阳春节百年变迁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1 年 2 月 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春节百年变迁
本报记者 王继辉 石蕴璞
  核心提示

  100年前,辛亥革命的成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100年里,洛阳人过年景象的变化,折射出社会的进步。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让我们回首1911年、1941年、1971年、2001年洛阳春节的社会生活状况,从中感受洛阳春节百年的变迁。

  1911年

  最后的官称“新年”

  1911年以前,现在的春节叫“新年”、“元旦”等。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以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可以说,1911年的农历“新年”是最后一个官方称谓。此后,“新年”泛指今天的元旦。

  年货很杂很土

  洛阳习俗,过了腊八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民俗专家董高生说,清末洛阳人年货通常采购的是:海菜干果、香烛鞭炮、日杂百货。

  1911年的农历新年是1月30日。

  城中四条大街这时候到处都是摊点,显得拥挤不堪。

  那时候洛阳人的收入,以教职工为代表,《洛阳市志》记载,1911年初,中学堂职员月俸白银人均5.92两,大概不到今天的1200元;教师月俸白银人均15.4两,大概是今天的3000元。当时教师和公职人员的工资很高,普通百姓收入很低。

  资料显示,当时年货中生活必需品的大概价格为:每斤盐31文;猪肉每斤将近0.2银元,大概是今天的10多元;包饺子离不开白面,白面当时每石白银3.8两,约合现在的人民币每斤4元。这样的价位,普通老百姓过年吃不起肉,包饺子也得白面、粗粮混合。

  1911年的农历新年,做年货生意的仍然是两种最常见:一种是叫卖纸木刻雕版印刷出来的“天爷”彩色画像和灶君画像;一种是叫卖“请土地爷”一组用泥塑的偶像,价格低廉。

  年关近了,讲究的人要“沐浴”,只能到天福澡堂——正华门居民郑占敖在自己的故居宅院开设的洛阳第一家浴池,收费大概是今天的20元。

  “破五”前商业不兴

  初一开始,各商店停业休息,街上除了卖元宵和甘蔗、小儿玩具外,什么也买不到。

  《老城区志》记载:“有些过路客人,确有吃饭难之苦,如果住店,当时每客交10文铜钱可住一晚,但床上无被褥,店内无开水,如需被褥须出钱另租。”

  过年,发压岁钱是必需的。当时压岁钱用的是铜钱,中间有孔以红麻绳串起来,一串有五十文、一百文不等。

  现在的老城商场南门进门处,是一个戏楼,初一五更开始,要为火神财神演戏贺年。这时,吕祖庵的焰火盛会,观者摩肩接踵。

  正月初六,是各商店开始营业的第一天,这天名谓“小开市”。

  大开市则是根据历书上择一吉日举行,每年大都在正月十二日或十三日。

  大开市的黎明前,鞭炮齐鸣,灯烛辉煌,锣鼓喧天。一夜之间,洛阳十字街口和南北大街的马路上,鞭炮纸地上就有一寸多厚。

  “破五”以后,洛阳大街小巷就出现了卖泥娃娃的小贩,生意兴隆。这些泥娃娃是专供灯节“还子”时用的,有新生小孩的人家争相购买。

  暗流涌动

  1911年农历新年,洛潼铁路公司在洛阳创办铁路小学堂,此为洛阳企业办学之始。

  老城十字街东大街向东,过了钟鼓楼,再往东走上五六百米,有洛阳老城名人、清光绪戊戌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林东郊的故居。

  那年林东郊没有回洛阳过年。八个多月后,他补授广西桂林知府。到汉口时,恰值辛亥革命爆发,未能赴任,从此返回洛阳故居。

  在林东郊返回家乡时,豫西绿林武装占领田湖、鸣皋、白沙、彭婆,直指洛阳。清军统领姜桂题带军开往洛阳堵防。

  1941年

  乐观抗战过春节

  1941年,抗战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当时,日寇占领今吉利、孟州,与洛阳隔黄河相望。在这样的条件下,洛阳人1941年的春节,仍然充满了乐观的气息。

  物价高 生活难

  1941年的春节是1月27日。一些老人回忆:春节当天下了小雪。

  日寇入侵,物资流通困难,物价不断攀升。洛阳作为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在地和河南省会,为防止粮价暴涨,先后采取“平价”、“评价”、“议价”、“限价”等措施管理粮价,但由于货币发行量猛增和生产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上述措施均无济于事。

  《洛阳市志》记载:1941年春节前后,洛阳小麦每石达1756.8元,比1937年上半年价格上涨128倍;1934年,各饭店大米饭一般每碗15文铜钱,1941年春节前后上涨100多倍。

  三年四个月后,洛阳沦陷。日寇疯狂掠夺,洛阳物价上涨速度更快,1945年春节前后小麦每石上涨到4.732万元,较1937年上半年上涨346倍;食物类批发价格比1937年上半年上涨588倍。

  洛阳棉花价格持续上扬,1936年每担49元,1941年每担380元,1942年每担845.83元!人们生活苦不堪言。

  1940年,洛阳食盐每斤0.17元,1941年每斤0.7元,民国1942年涨为9.25元。很多百姓感叹连盐都吃不起。

  那时候,洛阳的公务人员、教职员、邮政人员等实行月薪制。铁路职工、煤矿工人和其他私营企业薪金制度比较复杂。从事体力劳动者和从事脑力劳动者之间、华人与洋人之间相差悬殊,劳资纠纷不断,贫富分化严重。

  春节期间,日机轰炸洛阳城。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洛阳人照样热热闹闹过大年,对生活充满了乐观。

  乐观抗战 喜庆新春

  1941年的春节,洛阳近郊生产鞭炮、焰火的酒后村,举行了一次大型“焰火”燃放活动。有“百鸟朝凤”、“五子登科”。一时火树银花,颇为壮观,吸引了城中游人前往观赏。

  值得一提的是东关的老龙灯,既长又大,还挂着白胡子,其他南关、西关等的龙灯都不能挂白胡子。因为东关火街(即大通街夹马营)是宋太祖的出生地,出过真龙天子,所以其他龙灯遇到东关老龙,都要让路,如果不让路,或是挂着白胡子就要打起来。

  1941年春节,耍龙灯发生了一场冲突:东关和南关的龙灯较真儿打了架,砸毁了龙灯。

  《老城区志》载:“抗日战争期间,洛阳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不可遏制。”

  家住南关、年逾八旬的退休教师孙维岳老人回忆说,抗战期间,春节吃的萝卜馅儿饺子的肉很少,而这些平时根本吃不到。人们就白面、粗粮混着包饺子。

  新潮的烫发1941年春节洛阳街头不少。

  那时洛阳街头理发价格分3等:男子理发每次0.5元、0.4元、0.3元;儿童按等各减一半;女子理发在男子价格基础上按等级各加0.1元。女子烫发3.5元,仍有爱美的阔太太、富小姐春节前烫发赶时髦,成为洛阳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41年春节,洛阳有大小照相馆25家。在此期间,各照相馆一般收费标准为:2寸照片每张0.5元、4寸照片每张1元、6寸照片每张2元,这些都是银元,换算下来,最低相当于现在的30多元。即便如此,很多人家过年合影,照相馆生意红火。

  1971年

  萝卜白菜,过年独爱

  干冬湿年

  1971年的春节在1月27日。这个年,“干冬湿年”。

  从市气象局的统计资料中查得:自1970年11月、12月,到1971年的1月上中旬,洛阳始终干旱,几乎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雪。

  直到1971年1月18日,农历腊月二十二,小年的前一天,洛阳终于迎来了一场大雪,部分地区甚至达到暴雪标准。这场雪连续下了两三天,使当月的极端最低气温下降到了-11.3℃。

  农历正月十六,又一场雪降临了,一下又是3天。不过这次过程雪量不大,中雪标准。

  年货按计划供应

  原中共洛阳地委机关离休老干部涂天璋翻出发黄的日记本回忆说,1月26日(大年三十)下午,当时的洛阳地委、地革委开会通知大年初一至初三春节放假3天。

  记忆中春节没有放假的是1958年。当年没有大年三十,洛阳全民动员修中州渠,口号是:“大干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 很多人在工地上过大年。

  上世纪70年代是计划经济年代,一切供应讲计划,年货也不例外。

  涂天璋的日记本中记录了自己1971年春节前的准备情况:拿着购粮本陪岳母去粮店买回了计划内的面粉和食油;萝卜、大白菜由蔬菜公司按人供应,已经冬储好;到食品公司买了一只猪后腿,请人做成肉丝、肉片,预备蒸红烧肉、包饺子、炸丸子……

  当年的冬储菜——萝卜、白菜几乎是老百姓过大年的全部蔬菜。蔬菜公司按户口本上人头,给每人20斤萝卜、30斤白菜的定额菜票,百姓们早早便排队领了,拎回家去埋好。此外,平时每月只占30%的细粮供应额会有所增加,食油每人也多发2两、大肉增加4两、豆腐多发1斤,鸡蛋、带鱼领取定额都有增加,还有水果糖票也是按人头计划分配。除了大葱也是凭票供应,蒜苗、芹菜、菠菜等其他蔬菜可以用钱少量购买。当时不允许私人贩卖,市民只有到蔬菜公司的供应点上才能买一点这样的“精细菜”。

  “当时的猪头3元钱一个,既有肥又有瘦,耳朵、口条可以凉调,既便宜又好吃,非常受欢迎。”涂天璋说,但这要有批条才能买到。

  烟酒档次分两极

  1971年春节,只有寥寥几种烟酒。当时的甲级烟有“散花”、“彩蝶”、“红梅”,在市场上买不来,需要批条。普通市民买的烟一般是“许昌”、“金钟”、“黄金叶”等丙级烟,一盒两毛多。

  市民买酒,一般喝的是红薯酒,叫“老白干”,因为当时都是按重量打散酒,这种酒一毛钱一两,老百姓也叫它“一毛烧”。

  “当年就有茅台,4元一瓶,一般人的工资才几十元,根本没有人买。”涂天璋说。

  春节放假的几天,街上没有任何商业的气息。当年过年走亲戚,时兴拎上几盒绿豆糕、马蹄糕之类的点心,这都需要在节前买好备着。到了亲戚家,团员聚餐,给老人拜年,给孩子压岁钱。1971年,涂天璋给了父母5元钱当作孝敬,而当时给小孩子的压岁钱一般两角、5角。

  1971年春节3天假期,除了自家各放各的鞭炮,没有什么公众娱乐活动。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也没有灯展和文娱演出。

  2001年

  拉着雪橇去拜年

  降雪有点多

  很多人对2001年春节一定有着深刻的印象:大雪、阴冷。

  “之前的几年一直挺暖和,那一年冬天突然降温,而且整个年下都在下雪,感觉特别冷。”市民王先生回忆说。

  那一年的春节是2001年1月24日。从市气象台统计的气象资料显示,整个冬天共有9次较大的雨雪过程,降水量主要集中在1月上旬、春节前后和2月中旬。其中连续3场暴雪为近十年罕见。

  1月21日至26日,持续6天的雨雪过程为本季的最长连续降水过程。1月23日大年除夕,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24小时降雪量汝阳、嵩县、伊川、新安、宜阳均达到了暴雪。大雪从年前下到正月初三,为市民采购年货、串亲访友带来了诸多不便。

  孩子们倒是高兴,坐在雪橇上由大人拉着去给老人拜年。

  办年货“量贩”提供方便

  2001年春节,大张量贩、西城量贩、丹尼斯量贩等已有一定的规模与影响力,不仅成为农贸市场以外市民们购买年货的主要市场,也成为春节假期中间逛街采购的重要场所,“量贩经济”在我市兴起。

  各行各业放假,也包括商业。当时洛阳的主要商业属于国营,由市一商局统一管理。根据市一商局下发文件,所属各单位上班时间均提前安排。

  当年文件要求:上百大楼、工贸公司、鸿诚商厦、西纺商贸公司初一、初三、初五上班营业,广百大楼、市百大楼、上纺大楼、华侨公司初二、初四、初六上班营业,初七各零售企业统一上班。各单位通常上午10时开门,下午5时关门。而一些民营、私营的量贩就更加灵活主动,春节期间不休息,营业时间多从早上8时前后到晚上9时左右,给市民提供了便利。

  一些餐馆开展年夜饭预订业务,当年的标准有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一桌。

  电话拜年 传呼盛行

  2001年春节,洛阳人用手机通话的还不多。通常都是腰上别着BB机,揣着手机,在路边公共电话点回电话。

  资料显示,2001年春节,我市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2万户。当年,电话拜年成为一种新风,除夕夜的电信业务量比平时多出数倍,很多人利用传呼信息祝福春节。

  2001年春节,宣传小灵通是“插上翅膀的固定电话”,即将开通上市。今年年底,小灵通将成为历史。

  庆祝形式丰富多彩

  当年,群众文娱生活十分丰富,各种庆祝活动红红火火。各城市区、企业、单位,各县、乡、村,都组织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书画展、锣鼓踩街、文艺表演、电影放映、戏迷擂台、卡拉OK大赛、迎春舞会……令人目不暇接。保龄球比赛、冬泳表演赛、看书猜谜等等新颖的形式也纷纷出现。

  当年正月初一,各大影院、俱乐部还同时放映了《甲方乙方》、《没完没了》等影片助兴,票价一律2元。

  正月十五闹元宵,市政府门前广场上再次锣鼓喧天、彩旗猎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