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国 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加快转变稀土行业发展方式
华夏点击
用网签数据计算房价指数
外地人购房 须纳税5年
中央财政预拨 医改资金371亿元
解读房价统计改革热点问题
■延伸阅读
洛阳网广告
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精神
到2020年全国 疫情得到较好控制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2 月 17 日 星期    【打印】  
■延伸阅读
史上最牛驾照被热炒
驾驶证持有人住址显示为“山东省北京市丰台区丰台镇东大街”,相关部门核实该证件是真的,可能是打印时出现错误
  近日,一个“史上最牛驾照”在网上遭到网友热炒,驾照上驾驶证持有人住址显示为“山东省北京市丰台区丰台镇
东大街……”。“啥时候北京市并入了山东省?”网友在啧啧称奇的同时,直指驾驶证为造假或者图片系PS处理过。但是,记者昨天联系到山东省济南市相关部门,核实到该证件是真实的,工作人员表示持证人可以带着身份证前去换证。
  最牛驾照网上热炒
  近日,“史上最牛驾照”在网络上遭到网友们的热炒。昨天,记者在猫扑网看到了这个“史上最牛驾照”的图片,记者发现,猫扑网的这个帖子在2月11日发表后,到昨天下午点击量已经达到124.5万人。图片显示该驾驶证的持有人为男性,1971年出生,初次领证时间为1999年12月,换证后该证的有效起始日期为2010年12月,准驾车型为C1。让网友大惑不解的问题就出现在证件的“住址”一栏,上面显示为“山东省北京市丰台区丰台镇东大街……”。另外,该证图片中姓名和证号以及照片等位置均被打上马赛克,但在照片下面又用红色小字标注了“37”开头的18位身份证号。
   “北京并入山东了?”
  “首都北京啥时候并入山东了?”“山东人民发来贺电!”网友们在对驾驶证地址栏内容表示可乐的同时,纷纷认为此证为造假,网友“489319”甚至直言“能不能假得不这么明显?”网友“保护人人环境有责”则称,“造假证的真的一点责任心也没有”,网友“高度二锅头”则回帖称,“中关村办的吧!”
  不过,网友“lijingsheng”则推测驾驶证持有者原为山东籍人,后来在北京工作赚钱买房,“把家安在丰台区了。”另外也有网友表示此事并不奇怪,因为在异地考取驾照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管是不是异地考取,起码这个地址的格式就不对,容易让人误会。”
   持证者可前去换证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山东济南警方车管热线,一位工作人员在查询照片上所显示的身份证件号码后,确认该驾驶证照片上所显示的“山东省北京市丰台区丰台镇东大街……”情况属实。
  该工作人员表示,驾驶证住址栏应该跟身份证的住址栏一致,他推测可能是当时打印证件的时候没有留意造成了错误。该工作人员同时表示,证件上的“山东省北京市”地址不会影响驾驶证的正常使用,但持证者如果认为不便,可以带着身份证前去换证。 (据《北京晨报》)
  
24岁女孩当大学副院长
女孩王圣淇2008年参加工作,2010年7月被提拔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校方称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否认王圣淇为官二代的说法
  2月14日晚,网友“鬼文子”在华声论坛辣眼时评栏目发帖称,1986年出生的女孩王圣淇,2008年开始工作,2010年7月便被提拔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工作三年就当上了副院长,王圣淇的升迁路引发了网友的种种猜测,有网友传,王圣淇为某市长千金。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有关方面昨日回应称,任命是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的,是校方有意识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并否认了王圣淇为官二代的说法。
  网帖:工作三年晋升副处级
  1986年出生,2008年参加工作,2010年晋升副院长,24岁当上副处级干部……这不是传说,这串数字的主人公就是网友“鬼谷子”帖文中的主角“王圣淇”。
  “鬼文子”在帖子中说,他14日下午接到一网友爆料,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存在“提拔门”。根据网友提供的信息,“鬼文子”打开了该学校的主页,在2010年7月9日公布的《干部公示》里看到:王圣淇,女,汉族,1986年7月出生,2008年8月参加工作,200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拟任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与王圣淇同时出现在该公示里的,还有4个人,其中最大年龄的是1961年出生的,除王圣淇之外,最小的是1981年出生的。”
  在该校国际教育学院官网的机构设置栏目里,“鬼文子”果然找到了副院长王圣淇,“主要负责国际教育学院学生管理工作”。“让人奇怪的是,机构设置页面里,看得到其他两位院长和副院长的照片,唯独没有王圣淇的照片”。
  随后,“鬼文子”又找到了一份《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岗位设置实施意见(文件稿)》,该文件中明文说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厅级单位,该校管理岗位设有8个等级,王圣淇作为副院长对应为六级的副处级。这个级别正常来说,须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在七八九等级别岗位上,分别工作3年以上,才能晋升到六级。也就是说,一般最少需工作9年才能达到她这个级别。但王圣淇从参加工作到被提升,还不足3年。
   质疑:有背景还是有实力?
  王圣淇为何如此受校方青睐,如此年轻就被大力提拔?网友关注的同时,也引发质疑,王圣淇的来历更引发种种猜测。
  华声网友“精品网摘”搜索一些辽宁的论文刊物发现,有“王圣淇”署名论文中,王圣淇的信息显示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网友猜测她可能在英国留学,是个海归。此外,还有网友猜测,王圣淇是某市长女儿,女凭父贵。
  对于王圣淇的晋升,不少网友都表示“惊叹”。网友“魏紫姚黄”觉得,“这不是破格提拔,而是出格提拔。”网友“零星空间”感叹,这样的升迁,简直是坐直通车。因此不少网友认为,王是因为“上头有人”才升上去。
    回应:为培养年轻干部
  究竟晋升的背后校方是怎样的打算?昨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一位称是纪委监察室刘老师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王圣淇的任命,是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来的,公示期间没有人反映情况,王现在已经在任,属于中层干部,副处级。
  刘老师解释说,提升王,是因为学校考虑到中层干部老化现象,有意识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学校根据学历、岗位等,综合考虑,并不卡年龄,根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同时结合现阶段各省各行业部门选拔任用干部实施细则。另外,干部不是终身制,假如经过考验之后确实不行,还是能下来的。
  此外,刘老师否认了网传王是某市长女儿的说法,其对王圣淇的评价是虽然年轻,但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比较强。 (据新民网)
  
劳动力短缺的隐忧
劳动力缺口的背后已经不再仅仅是企业能否招到工人的问题,产业布局、薪资水平、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
  春节过后,东南沿海的劳动力缺口再次出现,“用工荒”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中西部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增加,东南沿海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劳动者和企业都被推到了一个再次选择的十字路口。劳动力缺口的背后已经不再仅仅是企业能否招到工人的问题,产业布局、薪资水平、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开始在用工荒的大背景下逐渐显现。
   “用工荒”背后的劳动力“争夺战”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是世界毛织业的重要基地。春节假期刚过,记者在大朗镇象山工业城看到,不少工厂门前挂出横幅或贴出告示,“急招大量男女普工”等。很多公司提供了包吃包住、月薪过两千元等条件。有些公司不仅承诺提供免费食宿,还有年终奖、带薪年假、带薪婚假、生日奖金、社会保险等。
  东莞市泰业纺织制品有限公司招聘点的业务部经理告诉记者,该厂提供的招聘条件甚至包括了报销返程车票,并承诺新手和熟练工分别涨薪300元和500元,不过即便如此,这家公司如今仍旧处于经常性的缺工状态。
  东莞市的情况在整个珠三角已较为普遍,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主任张宝颖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广州地区企业求人倍率约为1.36:1,即每个求职者有1.36个岗位空缺。岗位多于工人,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情况明显。
  而该机构对广州343家企业节后招聘求职意向的摸底调查显示,超过80%的企业节后招工,招工比例约为现有人员总量的10%,预计节后一个月广州劳动力缺口达到15万人。其中,玩具、电子、纺织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面临缺口最大。在人员结构方面,更多的人力缺口体现在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上。
  1月初深圳市宝安区劳动部门启动的一份春季企业用工需求调查结果显示,523家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有475家企业表示春节后要招工,新招员工达15.3万人。据宝安区劳动部门推断,宝安区节后用工缺口在20万人左右。
   “用工荒”促使企业成本压力大增
  面对“招工难”,多数企业开始提高薪酬,希望尽快招到人。深圳人才大市场调查显示,71%的参会单位提供的职位薪酬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同样,在佛山、顺德记者调查发现,这里的劳动服务中心给出的最低工资是1500元左右,较去年有大幅的提高。企业给的工资待遇普遍增长了20%左右。
  没有工人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利润,想要招到工人就需要付出更高的工资,提供更多的承诺……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用工荒”三个字背后的压力已远远不再是招不到人那么简单,它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投入。
  在广东东莞和江苏昆山经营着两家精密五金制造企业的张卫东告诉记者,最近两年为了能够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他给工人开出的工资已经越来越高了。“以前完成100万元产值需要支付的工资大概是8万元,现在已经上升到了12万元,50%的工资成本涨幅对于我们这些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取胜的小企业而言压力已经大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日前宣布,从3月1日起,广东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将提高18.6%,其中广州市的标准将增至每月1300元,为目前全国最高。虽然大部分企业开出的工资早已远远高出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可是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意味着加班费和社会保险金支付基数的提高,对于企业而言同样意味着成本的大幅上涨。
  一些工人在受访时表示,各地大幅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给他们要求提高待遇以底气。此外,不断上涨的物价,也使很多打工者的薪酬预期“水涨船高”。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年轻劳动力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即使企业主动涨薪,仍然难以满足员工的期望值。
  一方面是打工者不断提高的薪资预期,一方面是企业不断增大的成本压力。提高工人的待遇势在必行,但保证企业的生存又是解决就业的根本,在这二者之间究竟怎样才能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依靠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生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本身的盈利空间并不大,如果劳动力成本调升较多,这些企业就面临亏损。建议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分担成本,提高工资、留住工人。
“用工荒”凸显产业结构性矛盾
  面对日趋严峻的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许多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产业升级。
  东莞新创艺服饰公司的老板辛大平去年花费52万元购进了十台全自动电脑织机,和原先拥有七八台机器,每台机器都需要一个工人的情况相比,现在这十台机器他一个人就可以应付,完全不用请工人。
  对于自己的这项投资,辛大平表示,这也是形势所迫,以往年年缺工,现在不用求人了。通过电脑织机做出来的衣服,不仅缓解了用工难,而且能保证稳定地供货。“很多大工厂也已经换为电脑织机了。但一些小工厂因为前期投资太大,不敢冒这个风险。”辛大平说。
  同样的技术升级也存在于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张卫东告诉记者,目前在国内的精密五金生产领域,很多企业主已经开始大规模进口生产效率更高、造价更贵的车床和仪器以取代人力劳动。
  在人力成本的倒逼之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了升级之路,不过这种“看上去很美”的产业升级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却往往是“不能承受之重”。
  “我们现在采购的先进车床大多是从日本和我国台湾进口的,一次性投入太高,虽然能把10个人的活减少到2个人干,但同时也透支了未来几年的利润。”张卫东告诉记者,劳动力成本压力下的产业升级能够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却使企业的资金链条紧绷,从事多元化生产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几乎被遏制。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大多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企业要降低成本又只能走提高单位产能这一条路,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无疑又是一个难以走出的怪圈。
  对此,许多专家都指出,目前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出现的用工问题已经原来越多的反映出中国制造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利润点单一、自主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对于分散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数以万计的中小制造业企业而言,用工问题已经不仅需要地方劳动部门出面组织招聘对接活动,更需要国家和地方从产业区域合理布局、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提供完善社会保障等多个层面综合发力。(据新华网)
 
购物卡的灰色利益链
购物卡背后有一条“多全其美”的利益链,商家、第三方发卡机构、消费者乃至参与倒卖的“黄牛”,都在链条中各取所需、各得其利
  无论是逢年过节送礼、发年终奖,还是平日里的节日费、人情往来,购物卡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与此同时,对于购物卡“灰色消费”“洗钱腐败工具”等的指责也随之而来。国际通用的购物卡,缘何到了中国就有些变味了?市场混乱是源于事物本身,还是监管漏洞?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购物卡背后“多全其美”的利益链
  “收卡,收卡!”在许多大型商场门口,都回响着“黄牛”们这样的吆喝声。记者春节回乡时看到,在合肥、无锡等城市,各大超市和百货集团对购物卡业务都非常热情,不少商家打出买10万元购物卡即可享受2000元优惠的促销活动。而元宵节前,长三角各大城市的大商场、发卡机构生意也非常红火。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购物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单项消费卡,由零售商家(如家乐福、沃尔玛等)、专卖连锁商家(百思买、苏宁等电器连锁企业、美容美发企业以及健身机构)等发放,只可在自己旗下商户使用;一种由专业发卡公司发放,比较典型的如上海斯玛特卡等,可以在多个特约商户使用;还有一种既可以在多个特约商户使用,又可以在自己公司旗下的百货公司使用,例如北京资和信的商通卡等。
  “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出差,第一件事就是去当地的超市或者发卡机构买上几千元的购物卡送给合作企业。”一家民营企业的营销人员告诉记者,购物卡携带方便、又可以开具发票,成为送礼的首选。
  事实上,叫停“购物券”“购物卡”的呼声和努力从未停止。早在1991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禁止发放使用各种代币购物券的通知》,要求“已发放尚未使用的购物券,一律停止使用,由发放单位立即收回销毁”;1993年、1998年和2001年相关监管部门又出台了很多禁令和条例,但效果都难令人满意。
  记者调查发现,购物卡屡禁不止,是因为背后有一条“多全其美”的利益链,商家、第三方发卡机构、消费者乃至参与倒卖的“黄牛”,都在链条中各取所需、各得其利。
  对于自行发卡的各大商场或餐饮、美容、健身企业,发卡不仅可以锁定客户、提前获得巨额现金流,还会由于购物卡过期、损毁、零头放弃等各种原因,获得过期未消费结余金额。据估算,这个比例占发卡总额的8%-16%,这还不算回笼的现金流可观的利息收入。
  对于第三方发卡机构来说,帮助商户发卡,可以取得1%-3%的返佣,且这个比例随着近年来发卡机构的强势还在提高,其中餐饮、美容等服务类企业的最高返佣比例甚至可以达到20%。
  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催生了购物卡利益链上的第三环——以倒卖商场购物卡为生计的“黄牛”。在上海徐家汇商圈,一名倒卖各大商场(超市)购物卡的“黄牛”周某对记者表示,他的收购价一般为卡面金额的96-97折,然后以97.5-98.5折的价格卖出。“一张卡也就赚个几元钱,但有时候一个月能收购30万元-50万元,年前那段生意最火爆!”
  利益链后暗藏诸多风险
  看起来利人利己的购物卡,却有着诸多风险漏洞和隐患。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彦认为,购物卡市场每年产生的巨额现金流相当于一笔巨大的“沉淀资金”,这数亿乃至上百亿元的资金,对于商户来说,意味着巨大的经营操作空间。
  “从实际情况上看,北京、上海很多发卡机构的资金并不是严格放在银行里面,而是拿去做投资了。一旦出现投资失误、资金亏损等情况,购卡人的权益无法保障。”刘春彦说。
  以北京资和信集团为例,其发行的“商通卡”活跃在各大商户。而资和信网站信息显示,除了购物卡业务,资和信集团还涉足担保、典当、百货等业务,在资本市场上也频频可见资和信的身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目前对于这类综合经营的机构没有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发卡资金很可能流向担保、典当、资本市场等,并产生投资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将沉淀资金投资于高风险高回报行业,如炒股或资金拆借等,很可能因投资亏损造成公司资金链断裂,给消费者带来巨大损失。因为很多第三方发卡机构的注册资本并不高,如果出现资金亏损,很可能不足以弥补持卡人的损失。
  目前来看,大部分第三方发卡机构的资金流向并没有明确披露,只有支付宝明确表示支付宝中的钱是存放在银行账户上的,产生的利息也一直存在里面等到政策明确其所有权,截至目前,对于第三方机构吸纳的“沉淀资金”收益所有人,并没有明确规定。
    购物卡市场如何“阳光化”?
  2010年6月和12月,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制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定期报送支付业务统计报表和财务会计报告等资料,不得按接受的客户备付金金额开具发票等一系列措施。
  刘春彦认为,银行需要存款准备金率、风险隔离等一系列监管措施来保障客户存款安全,发卡机构也应该采取类似的监管措施。对于即将发牌的机构,应该定期披露资金走向;要严格限制“沉淀资金”的流向,将发卡机构当作“类银行”来进行监管;第三,对于没有取得执照的机构,给予一定时期的过渡期再择机关闭。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方盈芝认为,政策还应尽快界定“沉淀资金”收益归属问题,让第三方支付机构收益更加阳光透明。“第三方发卡机构涉及的企业非常多,目前还处在对企业进行审核的阶段,行业发展不能因为存在问题就因噎废食,对购物卡市场也宜‘疏导’不宜‘围堵’。”
  针对购物卡成为洗钱、腐败工具的指责,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林表示,购物卡与腐败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不能因为存在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就否定预付式消费的正当性,“一禁了之”显然也不可能,关键在于合理引导预付式消费,加强预付式消费的安全性。
  叶林建议,一方面应加强对购物卡发行单位资质的监管,逐步梳理目前混乱的预付消费卡市场;另一方面,可借鉴参考其他地区的做法,引导商家选择多种担保形式。如可要求所有发行预付式购物卡的单位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到专管账户,根据发行规模与发行单位的净资产情况确定一定的比例,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至于其中出现的不正之风等问题,则是另一个课题,应从纠风等方面予以治理。(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